真幹者,向道之心過于饑渴飲食。


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


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幹。


真則三心圓發,幹則六度兼修,


學者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


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始有著手處,


此二關不破,任你談玄說妙終是門外打之遶。


但有一毫凡情聖解夾雜於念佛中,即是自欺,


即非老實。


……


節錄自夏蓮居老居士《自警錄》


 


請拜訪下列網址:http://youtu.be/azrVkHdK1aE


 


 


延伸閱讀----


淨空法師開示(節錄)


你幫助多少人開智慧,你提醒多少人孝親、尊師、慈悲、智慧、落實。落實就是真幹,普賢菩薩代表真幹。所以它是教學的工具,功德之殊勝,沒有其他東西能夠比。人常存此心,連世間算命看相的人都懂得,相隨心轉。你常常看佛像,常常看菩薩像,佛像是智慧的相,慈悲的相,所以人說喜歡造佛像的人,將來他得的果報,自己身相莊嚴,這個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常常看佛像,常常存好心,孝心、敬心、慈悲心、智慧心是好心,他的相怎麼會不好!相貌會轉,身體體質也會轉,這是說造像功德不可思議,造像無比的殊勝,我們要曉得這個意思。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柏油鋪成的快速道路向晚,回家途中,方才接獲榮總大腸直腸科個案管理師來電,詢問奶奶目前的病情……似乎再次提醒我奶奶已經過世的事實,雖然過了四個月,從自己口中說出時竟好像初次聽到消息一般,依舊泫然欲泣,原來這就是傷感。這幾天經過一些事情,更體會人生無常,在在都指示同一個目標,如何朝向突破生死之圍邁進。




學長來訪,帶來他近期蒐集的好貨:惠安沈香等,我對其中的小物品感興趣,它是只黑檀原木製成的臥香盒,長約五吋、寬三吋,蓋子以抽取式卡榫固定保護,若翻開另一面呈現凹槽成為前端有小插孔的臥香爐,輔以妙真姊手縫書法錦布袋置入其間,方整的質地多麼精緻而美好!此物適合外出至暫居之所,於誦經、念佛、打坐、經行時供養諸    佛菩薩的超實用法器。學長陳列今天拿來的各式香品(立、臥、環、片、塊),唯我獨鍾惠安臥香和原木沉香塊,他則不意看上數年前我在網路標得不到千元的日本大正時期古銅瓶,遂表達欲以香品兌換銅瓶。


 



 


我忍心拒絕了他的請求,同時思索自己拒絕的理由,與不執著布施修養的天人交戰過後的痕跡。理由是他只是喜歡銅瓶,錦上添花而已,而我是為了用此瓶供佛。兩權相較取其輕重,拒絕之時未說明原由,心中甚是為難,終於還是說出了這個答案。


 


過了半小時,學長必須回台中了,我面對電腦幫他查網路上是否還有類似的品相,感覺到他在背後心裡持個念頭,轉身向我,作意要將檀木臥香盒贈送給我,我看到這只限量生產的小木盒,是經過幾次向某店家情商才肯釋出的好物,學長特別請大姊去找適宜的古布搭配縫製束袋……經過這許多人、幾番程序而成,是他自己相當寶貝的東西,在我拒絕兌換銅瓶後卻無私贈送給小弟,兩相對比,吾心為之動容。


 


感動的是,學長與我乃師兄弟相稱,曾經共同面臨道場上諸多考驗、人事衍生的障礙,以及突破自己很多的關卡才走到這裡相聚,儘管彼此個性迥異、對事物的看法明顯不一致,也能安然相處。大概是我們都有相同的神聖目標在遠方,致使現在保持一定程度的交集,令彼此都能反省自己和包容他人,值此緣份著實殊勝難得,原自於我們這群人都是喜歡改毛病、去脾氣的人。如果友情、親情、愛情都能如此,會有什麼結果?


 


我婉拒了學長欲贈之物,收下這份真實道情。用克己復禮修心的功課來酬報天恩與師德。


 


*懷念 恩師於二十年前所寫詞句--《順流逆流》


花開花落本無心 人去人留總多情 苦澀一生鉛華褪盡 誰論風塵猶可親


道浮道沉無時定 時喜時悲有幾明 浪跡天涯管世不平 誰共琴韻奏和鳴


雲帶雨隨孤棹去 五柳色人影不齊 醉臥蘆月心戚戚 腸斷血內泣……


賢契賢契知師意 輕帆野渡累不惜 


一曲順逆切記心底 蓮花破曉觀來曦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案件爭議自發生至今已過了三個月,業務員終於傳簡訊給我了,卻揚言若我遲遲不主動跟他們聯絡,將寄發存證信函云云。


原本多方為這位令我感到和善的兄台考量,希望公司不要為難他才好,一直希望業者找能真正做決定的主管來當面協商,而不要以一種像國稅局命令我方繳稅的態度欲使人接受其片面的決定(為何事先未言明、以及金額如何產生?),其實不主動與我聯絡的人是他們(去電公司時,明明有0800免費電話,卻要求我打付費的市話),如今仲介仁兄此舉卻啟動了我早有準備的防護機制。


讀到業務仁兄代表公司回覆的第2點「…任何事由」內心感到有些失望,他真的不知道這樣的見解有違常理?如果明知道,為何要用這種虛張聲勢的說法呢!合約的型式及內容依據法律所訂定,不能牴觸法規範,然法律於涉及人民負擔義務的部分尚且需明確(大法官會議解釋文),何況這是位階較低的合約亦應如此。


第3點仲介仁兄語帶威脅,吾不明所以。我在親人過世後告知死亡,亦即進入依法解約的程序,竟被公司視為違約(罰款),實未盡合理。因為我想買的是看護服務這項產品,如今受照顧者死亡,法律規定我不能申請了,這是依法解約,完全符合國家的法規範,何來違約之有?!這封信函主旨是公司主張我方違約(契約書第10條),而我方乃是依法「解約」,並未發生違約情事。


希望公司的代表人,能承認自己作業上的疏失,向我方協商依責任歸屬程度形成判斷標準,以合理的比例討論雙方應負之責,來決定誰該負擔多少比例的金額。


若公司並未見有反省的誠意,則我方將主張契約書第2條:「乙方接受甲方服務價格」於當初簽約之時已調整為零(雙方皆有簽名),為之抗辯。


  希望該公司依內心的誠實信用原則來協商,而非利用他人的無知來威脅別人就範。若不幸是後者,則我方將尋求國家所建置的消保官為公正第三者之裁決,甚至付諸轄區立委來討論外勞人力仲介契約問題,匡正現今社會上大公司財團片面解釋合約內容之流弊,以維護消費者公平交易之社會正義。



 


以下是我方回覆仲介公司信件的內容----


您好:

1.本周因故未及時回覆,很抱歉;已與主管面報授權處理
無妨的。那麼今後張兄所言之見解內容,就算完全代表公司了!?



 

2.關於承辦聘僱海外看護工幫傭委任契約書(如附件檔案)第十條:契約時間內,甲方若有
中途提早解約的情事,而無由乙方繼續承辦者,則應給付乙方違約金新台幣叁萬元
整....;旨揭舉凡無由乙方繼續承辦者之任何事由皆屬本條規範內,因終止事由繁多雖未備載仍屬終止,又因委任起始日起本公司未收任何費用,而辦件期間所需費用皆由本公司先支出,因故終止引進,理該由雇主支付。

答:

1.您說「舉凡無由乙方繼續承辦者之任何事由」包括因受照顧人死亡喪失資格的情形皆屬第十條規範內…您認為合理嗎?在法理上,不符合雙方衡平原則及商業行為上之公平交易,公司在這方面的見解以為如何?

2.雖然終止事由繁多,但對於死亡情事這類可得而確定的事由(雙方都別忘了這申請的是「看護工」受照顧者為癌末病人),屬於消費者財產上負擔之重要事項(尤其金額在萬元以上),是否應有義務明文規定?以告知消費者,當作是否簽約的重要參考準據。

3.買賣的交易為雙方意思表示合致,商品自原有其成本,在商品(看護服務)尚未交付(提供服務)時,由賣家負擔,是一般社會上的常理。

譬如在市場裡買水果,商店向果農收購過程的成本自應由商店負擔,總不能還沒看到,就要消費者先付錢的道理。水果若過程中不幸發生損壞,致消費者沒有拿到水果,其成本應由誰支付?現在的情形是,不是我不買,而是國家規定不讓我買,水果我也沒看到,當初說好不用付款(契約書第二條)而現在卻又說要付錢,「理該」由誰支付?在邏輯上很難被說服。

3.受照顧人死亡依法即喪失申請外籍看護資格,意即雇主須告知受照顧人死亡而終止引
進,否則將依法受罰;小弟知道先生至親往生令人鼻酸,但相信先生也是依法行事之
人,如此應可理解該條意思

答:

(1)是故這就是在下所言,我們不得已解約的情形是因為受照顧人死亡,依據法律規定必須解約(依法解約,並非違約),就算想要維持合約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此這種非人類所能抗拒的情事(死亡),也包括在第十條的規範中,死亡的一方還要支付違約金,實屬不合理。

(2)一般違約金的發生,都是在某方故意違約的情形下,例如中途另外交給別家公司承辦,才算有違約罰款的可能。

(3)而且當初簽署合約時,在下口頭問您該條款內容實質涵意為何?您回答即是前述(2)的情形發生時,才會有違約的可能。

(4)回憶當初去電貴公司,回撥的電話那頭回答受照顧人若死亡即必須解約,且我方不需負擔費用。這又是何種情形?

4.至於費用部分(如附件檔案),經前次先生與我主管討論後表示會與家人商量可接受的金額,還請先生盡速給于指導,俾便行事;還請記得介紹客戶胡添富

答:在下與主管並未談及金額問題,尚未達成最終協議。當時言及的重點,在我方於此種情形之下,關於產生先行的成本云云,如果過程發生雙方理解不一致的錯誤,依責任歸屬的衡平原則觀之,公司認為自己所應負責的百分比為何?這是我想知道的。

在確認責任歸屬比例之後,再正式進入實質的協商(金額)問題。

5.以上如有異議,請速回覆
答:

有關不同意見,散見上述2、3點。第4點為補述與主管討論的重點。

那麼,我們需要擇日見面談?若是,時間、地點為何?

 

ps.幾次溝通至今,在下隱約覺得,之所以造成這種誤解,以及產生費用雙方理解不一致的原因……應非適用於公司所主張的第十條規範,而似乎另有其他因素使然?那是什麼因素呢。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蕉對筋骨不好? 醫師平反

















坊間傳言香蕉對人體「筋骨」不好,宜蘭羅東博愛醫院昨天為香蕉「平反」,心臟內科醫師雷孟恒及營養師鼓勵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每天食用一根香蕉,營養又健康。

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雷孟恒醫師表示,100公克香蕉含有高達290毫克的鉀,僅含5毫克的鈉,研究指出,高血壓病人食用大量含鉀的食物後,可以大幅減少病人對降血壓藥物的需求量,建議有高血壓的人可以多食用。

當他建議患者每天食用1根香蕉時,很多病患都以「筋骨不佳」回絕。雷孟恒說,香蕉的鉀能幫助維持細胞內液體和電解質的平衡狀態,降低高血壓的罹患率後,進而減少中風的發生機率;此外香蕉所含的豐富果膠及水溶性纖維,有潤腸作用,會幫助消化和排便。

75歲的彭欽福是香蕉的愛好者,他每天吃香蕉,筋骨很好,不管是彎腰或仰臥起坐等動作,都能輕而易舉。

營養師吳得束也建議民眾每天搭配25克的綜合堅果,降低血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香蕉還可以搭配哈密瓜或紅龍果,打成各種口味的香蕉牛奶。



【2011/10/21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香蕉對筋骨不好? 醫師平反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665587.shtml#ixzz1bP63eXBD
Power By udn.com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樓陽台外的金桂花,植了好些年已長成小樹了,


一直未曾開過花,心想可能是品種在台灣尚未適應氣候所致……


長得很好、很健康,故不忍將之砍除,


不日有鳥巢進駐,小生命看上這裡選擇當作牠家的居所,


前天雨後發現,其實有三個小禽鳥精心編織的巢。


這裡自成一個無人管理的社區大樓居住地。



樹倒下了……



詩人說:



找吧,找吧,鳥兒們,
在那崇高的紀念裡,
你們的巢在什麼地方?



美國印第安西雅圖酋長說過:萬物皆屬同一呼吸……。


每次經過這裡,覺得世界真奇妙而美好!


愛蜜莉的短詩:



如果我能讓受傷的知更鳥安返牠的巢
此生便不再虛空


但我不知道蜂巢何在。



西雅圖酋長宣言--


怎麼能夠買賣穹蒼與土地的溫馨? 多奇怪的想法啊! 假如我們並不擁有空氣的清新與流水的光彩, 您怎能買下它們呢?


對我的人民而言, 大地的每一部份都是聖潔的。 每一枝閃亮的松針、 每一處沙洲、每一片密林中的薄靄、 每一隻嗡嗡作響的蟲兒, 在我人民的記憶與經驗中都是神聖的。樹中流動著的汁液, 載負著紅人們的記憶。

當白人的鬼魂在繁星之中遊蕩時, 早已忘卻他們出生的家園。 但我們的靈魂從不曾忘記這片美麗的土地,因為她是紅人的母親。 我們屬於大地, 而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份。 芬芳的花朵是我的姊妹, 鹿兒、 馬兒和巨鵰都是我們的兄弟。 怪石嶙峋的山峰、 草原上的露水、 小馬溫暖的身體、 及我們人類, 都是一家人。

所以, 當偉大的白人領袖自華盛頓傳話來, 說他想要買我們的土地時, 他要求的實在太多了。 他說, 他會為我們保留一片土地, 讓我們得以舒服地過日子。 他將成為我們的父兄, 而我們將是他的子民。

因此, 我們得考慮你們的要求。 但實際上, 那是多麼不可能啊! 因為這是我們神聖的土地。 小溪河川裡波光粼粼的流水, 對我們而言, 不只是水, 而是先祖們的血液。倘若我們把土地賣給你們, 你們必需記住, 這是神聖的土地。 而你們也必定要告訴你們的子孫, 它是聖潔的,每一片清澈湖水的朦朧倒影裡, 都埋藏著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河水喃喃的彽迴, 是我袓先的聲音。

河水就如同我們的兄弟, 滿足了我們的乾渴。河水載運了我們的獨木舟, 並養育了我們的子孫。如果我們將土地賣給你們, 你們必定要教導你們的子孫, 它是我們的手足, 也是你們的弟兄, 因此,你必需對它付出關懷, 一如你對待你的兄弟一樣。

我們知道, 白人不能體會我們的想法。 他們就像夜晚到訪的異鄉客, 對大地予取予求, 每一吋大地對他們而言,看來都是一樣的。他們將大地視為敵人,一步一步地加以征服, 而非以兄弟之禮對待。 他無視於父祖的墳地, 他剝奪了子孫的土地, 一點都不在乎祖先們的勞苦與後代生存的權力。他對待他的故土及兄弟, 就如同綿羊與耀眼的首飾一樣, 可以隨意地買賣與掠奪。他的貪婪將毀滅大地, 而最後留下來的, 將只是一片荒蕪。

我真的不懂。 我們之間的生活方式是如此不同。 你們城市的景象刺痛了紅人們的眼睛。 但也許因為紅人們是野蠻人而無法理解吧!在白人的城鎮裡找不到寧靜。 聽不到春天枝葉迎風招展的聲音, 或是蟲兒挀翅的歡鳴。 但也許因為我是個野蠻人而無法理解吧! 這些喧鬧聲看來只會污損我們的耳朵。 假如不能聽到夜鷹孤寂的叫聲, 或是夜晚池畔青蛙的爭鳴。 那會是怎麼樣的生活呢?我是紅人, 所以不明白。 印地安人喜歡微風拂過池面的輕柔細語, 以及午後陣雨所洗淨、或是被矮松所薰香的風的味道。

大氣對紅人而言是珍貴的, 因為野獸、 森林、 人類及萬物都分享著同樣的氣息。 白人似乎不在意他們所呼吸的空氣。 就好像死了幾天的人, 已經對惡臭毫無知覺。但是, 倘若我們將土地賣給你們, 您們必需記得, 大氣對我們而言是珍貴的, 衪與衪所養育的萬物共享著這份靈氣。

風,送來了我們祖先的第一口氣, 也帶走了他們最後一聲的嘆息。 假如我們將土地賣給了你, 你們必需維持祂的獨特與莊嚴,使祂成為一塊即使是白人也可以品嘗被花草所薰香的風的地方。 因此, 我們得考慮你們的要求。 假如我們接受的話,我有一個條件, 那就是白人必需對待大地上的野獸如自已的兄弟一般。我只是個野人, 並不瞭解其它的想法。 我曾經目睹被路過火車上的白人所射殺的千萬頭野牛,牠們的屍體被棄置於大草原之上任其腐敗。 我只是個野人, 無法明白這冒著煙的鐵馬居然會比我們為了生存而殺死的野牛更為重要。人沒有了野獸會變得怎麼樣呢?倘若所有的動物都消失了, 人類將死於心靈最深處的空虛寂寞。現在發生在野獸身上的事, 很快地就會應驗到人類來。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有著關連的。

你們務必教導你們的孩子, 他們腳下的土地, 是我們先民的遺蹟。因此, 他們才會尊敬土地, 告訴你的孩子們, 因為有著我們生命的存在,才使得大地更加地豐富。 讓你們的孩子知道, 大地是我們的母親, 我們向來如此教育著我們的子孫。任何發生在大地上的, 必將同樣地降臨在祂的子民身上。假如人們唾棄了大地, 其實他們就是唾棄了自己。

我們知道, 大地不屬於人類, 而人類屬於大地。我們知道, 每一件事物都是有關連的, 就好像血緣緊緊結合著一家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有著關連的。現在發生在大地的事, 必將應驗到人類來。人類並不主宰著生命, 他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他對大地做了什麼, 都會回應到自己身上。即使與他們的上帝能如同朋友一般相處的白人, 也無法免於相同的命運。畢竟, 我們都是兄弟。 我們知道一件事: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 白人必將發現我們的上帝是同一位!

你們現在也許認為, 因為你們擁有神, 所以也可以占有我們的土地, 但是不能這樣。祂是眾人的神, 祂的慈悲平等地分享給紅人與白人。大地對祂是珍貴的, 對大地的傷害, 是對造物主的輕蔑。白人也終將滅絕, 甚至有可能比其它種族還快。如果你弄髒了自己的環境, 總有一天會窒息在你所丟棄的垃圾之中。

但即使您們死了, 上帝也會給你們榮耀, 因為祂帶領你們到這片土地來, 又不知為何給了你們統治紅人與土地的權力。

這樣的命運對我們來說真是難解。 尤其當野牛被屠殺, 野馬被訓服, 當森林中最隱密的角落也充滿了人味,原始的山陵景觀被電話線所破壞時, 我們真是不明白啊!

叢林哪兒去了? 消失了!

老鷹哪兒去了? 不見了!

美好的生活已經結束, 殘喘求生的日子開始!



How can you buy or sell the sky, the warmth of the land? The idea is strange to us. If we do not own the freshness of the air and the sparkle of the water, how can you buy them?


Every part of the Earth is sacred to my people. Every shining pine needle, every sandy shore, every mist in the dark woods, every clear and humming insect is holy in the memory and experience of my people. The sap which courses through the trees carries the memory of red man.

The white man's dead forget the country of their birth when they go to walk among the stars. Our dead never forget this beautiful Earth, for it is the mother of the red man. We are part of the Earth and it is part of us. The perfumed flowers are our sisters, the deer, the horse, the great eagle, these are our brothers. The rocky crests, the juices in the meadows, the body heat of the pony, and the man, all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So, when the Great Chief in Washington sends word that he wishes to buy our land, he asks much of us. The Great White Chief sends word he will reserve us a place so that we can live comfortably to ourselves. He will be our father and we will be his children.

So we will consider your offer to buy land. But it will not be easy. For this land is sacred to us. This shining water that moves in streams and rivers is not just water but the blood of our ancestors. If we sell you land, you must remember that it is sacred, and you must teach your children that it is sacred and that each ghostly reflection in the clear water of the lakes tells of events in the life of my people. The waters murmur is the voice of my father's father.

The rivers of our brothers they quench our thirst. The rivers carry our canoes and feed our children. If we sell you our land, you must remember to teach your children that the rivers are our brothers, and yours, and you must henceforth give the rivers the kindness that you would give my brother.

We know that the white man does not understand our ways. One portion of land is the same to him as the next, for he is a stranger who comes in the night and takes from the land whatever he needs. The Earth is not his brother, but his enemy and when he has conquered it, he moves on. He leaves his father's graves behind, and he does not care. He kidnaps the Earth from his children, and he does not care. His father's grave, and his children's birthright are forgotten. He treats his mother, the Earth, and his brother, the same, as things to be bought, plundered, sold like sheep or bright beads. His appetite will devour the Earth and leave behind only a desert.

I do not know. Our ways are different from yours ways. The sight of your cities pains the eyes of the red man. But perhaps it is because the red man is a savage and does not understand. There is no quiet place in the white man's cities. No place to hear the unfurling of leaves in spring, or the rustle of an insect's wings. But perhaps it is because I am a savage and do not understand. The clatter only seems to insult the ears. And what is there to life if a man cannot hear the lonely cry of a whippoorwill or the arguments of the frogs around a pond at night. I am a red man and do not understand. The Indian prefers the soft sound of the wind darting over the face of the pond, and the smell of the wind itself, cleansed by a midday rain, or scented with the pinon pine.

The air is precious to the red man, for all things share the same breath - the beast, the tree, the man, they all share the same breath. The white man does not seem to notice the air he breathes. Like a man dying for many days, he is numb to the stench. But if we sell you our land, you must remember that the air is precious to us, that the air shares its spirit with all the life it supports.

The wind that gave our grandfather his first breath also receives his last sigh. And if we sell you our land, you must keep it apart and sacred, as a place where even the white man can go to taste the wind that is sweetened by the meadow's flowers. So we will consider your offer to buy our land. If we decide to accept, I will make one condition - the white man must treat the beasts of this land as his brothers. I am a savage and do not understand any other way. I have seen a thousand rotting buffaloes on the prairie, left by the white man who shot them from a passing train. I am a savage and do not understand how the smoking iron horse can be mad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buffalo that we kill only to stay alive. What is man without the beasts? If all the beasts were gone, man would die from a great loneliness of the spirit. For whatever happens to the beasts, soon happens to man. All things are connected.

You must teach your children that the ground beneath their feet is the ashes of our grandfathers. So that they will respect the land, tell your children that the Earth is rich with the lives of our kin. Teach your children what we have taught our children, that the Earth is our mother. Whatever befalls the Earth befalls the sons of the Earth. If men spit upon the ground, they spit upon themselves.

This we know - the Earth does not belong to man - man belongs to the Earth. This we know. All things are connected like the blood which unites one family. All things are connected. Whatever befalls the Earth - befalls the sons of the Earth. Man did not weave the web of life - he is merely a strand in it. Whatever he does to the web, he does to himself. Even the white man, whose God walks and talks with him as friend to friend, cannot be exempt from the common destiny. We may be brothers after all. We shall see. One thing we know, which the white man may one day discover - Our God is the same God.

You may think now that you own Him as you wish to own our land, but you cannot. He is the God of man, and His compassion is equal for red man and the white. The Earth is precious to Him, and to harm the Earth is to heap contempt on its Creator. The whites too shall pass, perhaps sooner than all other tribes. Contaminate your bed, and you will one night suffocate in your own waste.

But in your perishing you will shine brightly, fired by the strength of the God who brought you to this land and for some special purpose gave you dominion over this land and over the red man.

That destiny is a mystery to us, for we do not understand when the buffalo are slaughtered, the wild horses tamed, the secret corners of the forest heavy with scent of many men, and the view of the ripe hills blotted by talking wires.

Where is the thicket? Gone.

Where is the Eagle? Gone.

The end of living and the beginning of survival.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思想,深受事物關連的影響,有些情形是身不由己的,譬如選擇,以為是隨著自己的喜好所為,譬如創意,以為是自己發想的神來之筆。


  這就好像道家所說的,人的身心受五行一定的拘束,或佛家開示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還有儒者說的心物……性命因此不得自由、所以才需要道功、佛法以及夫子指道的協助,藉由適當的方法,一門深入的用功,滴水穿透無明的磐石,儒家說格物致良知、道家講一紀飛昇、佛家言見性自在。只在有志無志耳,亦在得不得法、有願無願而已。


 


別將畫面捲動的太快哦!慢慢的將畫面下移,但要以最快速的時間心算,
所看到的數學程式,然後回答問題!

開始囉!往下走,並答題吧!



2+2
?

























4+4
?

























8+8
?





























16+16
?



























快!隨便在
125的中間挑一個數字!































挑了嗎?
現在繼續往下....



























你挑的數字是
"7",對吧!




























奇怪吧!


























繼續作下一個實驗




跟著下列敘述並且快速回答問題!




算算看囉!




























1+5

























2+4























3+3





























4+2



























5+1

























現在持續默念
"6"這個數字15秒,然後往下
捲動畫面!




























快!想一個蔬菜的名字!然後繼續往下捲動作!





























繼續捲動……
.


























你想的是紅蘿蔔,對吧!


如果不是,你是佔
2%可以在正常情形下還可以

有餘力思考別的事的少數人口,
98%的人會回答

紅蘿蔔。詭異哦!聽說這個測驗是從愛麗絲夢


遊仙境中兔子國翻譯的……


















嘿嘿,又來一個了,趕快試試看吧!






你是否與眾不同﹖






請跟著以下的指示,盡快地回答以下的問題,






但要先完成一個問題才回答下一個。






你不需要寫下答案,只要心算便可。






















15+6











是多少










































3+56








































89+2








































12+53









































75+26









































25+52









































63+32









































123+5





























快!!!心想一種工具和一種顏色!
































































































你剛剛想的是否紅色的鎚子﹖






如果答案不是的話,你就是
2%的與別不同的人



通常
98%的人做這個測驗會回答紅色的鎚子,





如果你不信的話,不妨給你的朋友試試。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了一夜,在假日沉澱許多事,也許正好可以享受這其間的微妙……像韋瓦第的四季。


早晨之計,在於健康的餐點,便打起精神著手準備供養五臟廟,將昨天失敗的煲湯再扳回一城,我仍以現有的食材,搭配輕鬆音樂,營造自然氛圍,邀請朋友入座,享用難得的時光。


 


這是第一次在羅漢床的炕桌上用餐,有全麥堅果麵包、佐自製芒果蘋果醬、阿公芋頭糕、煎蛋和100%香醇杏仁茶。點綴香蜂草和剛開的小玫瑰……我總是喜歡自己動手做,從接觸過程中學習人與人、人與大自然間的連繫。哪怕有很多失誤或麻煩也樂此不疲!哈,還需要加什麼呢?


 



 


這時宅急便來電,有我的冷凍包裹,心生狐疑之際下樓收取,啊~有點感動,是光輝兄從台東寄來的榴槤蜜為原料製作的冰淇淋(取名:斑鳩牌),有種和自然合一的覺受,我喜歡!而且它健康不加糖)和果實(泥)混合而成,正好、剛好可以成為飯後甜點。於是今天的早午餐,彷彿林兄也有在場(精神力)一般的豐富之感。冰淇淋的口感綿密,奶香十足,果實獨特的氣味隨口腔溫度擴散至鼻腔呼出,帶有特殊果香屬於中調性質的濃郁滋味,滑順而不膩……性溫甘平,也許朋友CHU會覺得是意料之外的滋味,這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好吃推薦!


 



 


與朋友在書房雖沒有談什麼特定內容,卻也度過幾個小時之久,時間不自覺地流逝,就好像進入彼此的心識所建構的場域結界,在臨別時分才驚覺,恰似又重回到地球人間。


 


送朋友去搭車途中,自然聊到許多事,CHU的神情自然,表達適切,心理成熟,態度從容。此時的我心的方向指著一汪性靈的海洋。涵納蜿蜒起伏的百川,祝福並保護她現有的美好,欣見無私的我,和快樂的她,因為滿足來自……發現自己與絕大多數人不同且珍貴之處,在於我至今仍保持著持續修養心性的意願,和不易變遷利他的初衷。嗯,不知道這輩子,是否能會遇這般身心靈皆契合的善知識,與之成為苦樂之中依然分享微笑的知己。


幾米說:變幻無常更為美麗。孔夫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普賢菩薩說:隨順眾生,直到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吾此隨順無有窮盡。我喜歡後者,所以一直在生活中回憶與描繪菩薩的樣子。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社區有水保局開設的課程,摩托車無法發動,原因不明,隨即決定步行前往,腳下穿著MBT健體鞋,雖然柏油路面硬如磐石,卻能如履草地般柔軟。走路確實適合思考,Jobs演說的內容,一再腦海中複習、在胸口共鳴,再將抽象的哲思概念透過身體動作具體化,整個人充滿激勵人心的力量。


 


到達目的地之前,順便電聯小時和懷哥,閒聊兩句也好,友義得以聯繫,不致因瑣事煩心而感到無聊。正在交談闊論之際,覺左後方緩緩駛近一部轎車,裡頭的年輕人問我住在哪裡,熱心的語調作意要載我回家。我微笑著,電話尚未來得及掛斷,忙著答言就快到了……沒關係,他說順路一程其實無妨!步行的原意在面對盛情時依然清晰,我告訴眼前善心的年輕人說,走路其實是為了運動,非常感謝您的慷慨。一邊走一邊回過頭再度表達感謝之意。


 


復前行約二十公尺,電話的交談也結束了,受到善心人情味關照的感受,這時候才從背後隨著微黃色溫暖車燈襲圍而來,由遠至近,影子被拉長又縮短終至恢復本體(金剛經:佛說大身,非大身,是名大身……。),自己的幻影恰似穿越了時空,從前朝的菩提樹走來現代的僧侶,舒臂垂目、雙手合十,將感恩心迴向給方才偶遇的陌生人。縱然自此別後便不會再認得他,我與這位弟兄的因緣乘著迴向的力量連接無垠長空,現在讓我祝福你,直到覺悟隨星星昇起,永不墜地。


 


Antonio在課堂人員到齊之前,書寫于投1474.2Km活動中心室內。


*延伸閱讀:


子夏云: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色水晶燈:掛在樓中樓所形成的空間中


誰來晚餐


朋友取消了郊遊之行,心中若似有所失,原本計畫好的行程,頓時煙銷成假日悠閒的浮雲,是時天空依舊晴朗,述說著無常苦空的道理。


猶記大德曾云:常保初衷,成道有餘。變動不居的不見得只有他人,還包括自己。觀察內心變化,直接回應初始的信息,並不是打消之後又重作的決定,而是不讓血心意識被環境所轉致阻止了利他的行動,接續著手構思設計古代計數器(紫水晶觀音念珠)的樣式:五十四子手提珠,以白水晶為隔珠,草菩提當飾珠,當得見日益使用後因精進所呈現的色澤變化;用十字結、福田結、八字輪結、吉祥結等作為嚴飾。佛珠粒粒圓明,貫穿之黃色線代表「觀」音,使淨念相繼,句句分明、念念分明。觀音念珠的轉動,乃在回應人本之初衷。


於是選擇在原訂郊遊日之前,相邀共進晚餐,將聊贈此珠,以示圓滿了初始動機。離開之前,欲言又止,唯恐未止時將成為不知所云的囈語。每走一尺,便感覺自胸中抽絲,成份不明,但我企圖看清楚,人生點滴究竟是如何串連而成的,恰好在這國家生日前夕懸掛著露水,晶晶亮亮、閃閃迴光,好像美麗莊嚴的念珠。


 


於此之前,取消行程之後,也許是心理學家佛洛依德說的那種驅動力,為求能量的平衡向流浪的人海中尋索,刻意約見了住在三路附近的朋友於忠孝路共進晚餐,其觀念和身形都是俐落的線條,也許雙方都在等待時機開啟連接的點,所以聊談的話語如螢火蟲般紛飛,時光消逝如斯,因時間的逼迫而止於午夜亥時,必須告別這樣的天色。尚未形成遺憾之際,適逢另一通邀約的電話響起,那頭已經備妥無煙的宵夜,可能是炒飯,但這頭忽覺心靈才是故鄉,念珠還放在山路半途等待,遂疾速返鄉沐浴更衣,稍事休息,以清淨心繼續製作這未完成的修心之器。


期待下一次,地點在心靈之鄉,誰來晚餐?


 



簡單潔淨的用餐環境


 



 


 



圖左:韓式石鍋拌飯;右:椰香南瓜燴飯


 



蔬食串燒


 



台中惠中店:無油煙餐廳,環保飲食。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個月不見的周姊,


那日前來坐聊。


利用家中原有的植物:紅蟬、立鶴花、虎尾蘭、荷葉、紅白玫瑰、楓葉、紅繼木等等


信手拈來,分別在室內外各插上一大瓶花,


營造自然美景,供養諸佛菩薩。




 




至精舍,中午時分,慧靈法師的布施。


粗茶淡飯,身心輕安最快樂!



 


《金剛經》摘錄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應住色生心,不應住生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Oct 11 Tue 2011 21:35
  • 夢何




  夢何


一、


昨日聽聞W姊的鼓勵,從南至北認真走幾趟後入睡。臨醒來之前,感覺自己還在連續著南北兩極的路,彷彿這面見 藥師如來的路,隱約之處有些許艱難。


雙目低垂八分閉,天就快亮了,泛起猶如圍繞著黑眼珠的明白,不急、不徐地趕著路,由低而高地爬著山,海水在深處。


眼簾漸啟,自餘光能知二師兄立於跟前,與我同步--頷首正脊,緩緩捲簾而上,四目重瞳合光於轉瞬,略停片刻,領受神會而去。


夢醒,憶念方才消息。遊子是否該回故里的時候到了?


 


二、


原本說好,心裡也有所準備北上座談,但因二師兄感冒喉嚨發聲困難,大家體諒之下故不去打擾,


這之前C姊談了許多關於三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她所經歷的部分),言談中肯,解決了我大部分的疑慮。但仍有小部分持保留態度,這個部分源自我對佛經中的氛圍產生的景仰之心,對照現實世界中,希望能如實見到一道同風的景象。


就在取消北上行程之後,夜間做了一個夢。


二師兄站在櫃台,開始講經說法。一時圍繞莊嚴隆重的場域,每一句話的字句我都知道,卻無法解釋,也不全然了解,但攝受於斯,這難以言喻的法雨。夢醒後,竟連一字都無法回憶。


 



 


三、


最近一次在北上座談之前,又做了夢。夢境中除了我之外,另有一男一女,男的在外因故尚未歸來,我們都在等待。女的情緒不穩,於是我決定自身趕赴……離開位居山中昏黃燈光的房舍,走在山坡地上,循徑趕往他處。


途中遇到二頭獅子,灰白色,身體短毛,頭部長毛捲曲成球狀(類似奶油獅),一對雌雄雙獅呈弧形動線逐漸意圖將我圍繞。夢就在此時醒來。


醒來隨即驅車北上前往參加座談,一路上回想夢中情景,當雙獅圍繞,我如何解圍呢?


從座談的內容裡,給我一個啟示,體會著、實行著、保持覺察……,雙獅也許是龍的九子之一,看顧門口的那二隻,我即將進入某種領域中,遇到牠們盤旋在我的腰間,解決的方法是「一陰一陽之謂道」,我需沈下氣,心懷感恩、懺悔般的沈氣,體會交會的那個點在哪裡,然後使之皈依自性佛。


 


 


(本篇收錄於懸頁)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下以前應林務局之邀拍攝的影音作品(請拜訪下列網址),當時工作人員約四位,先後歷時二年:



http://youtu.be/rwF5ftL0r5w


 



















































































 英名Green-backed Tit  

 學名Parus monticolus  

 俗名綠背山雀  
  目名燕雀目 (Order Passeriformes )  
  科名山雀科 (Family Paridae) 
  資料庫代號B0359  
  是否為特有種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應予保育  












































































 科特徵小型體態玲瓏的山鳥,頭圓尾短,嘴短而尖,基部粗厚。腳細,強健。

 成鳥外型描述

 成鳥羽色描述
  飛行辨識
  行為辨識
  相似種辨識白頰山雀僅一條翼帶,腹面兩側灰白色,非黃色。
  喙長0.95-1.1 公分
  全頭長公分
  跗蹠長1.7-1.9 公分
  全長13 公分
  尾長4.55-5.2 公分
  體重







































































 族群狀況普遍種

 定居性留鳥

 覓食場所
  覓食方法
  食性蟲食性
  主要食物昆蟲
  活動習性成群
  棲地類型林地.
  微棲地類型闊葉林.針葉林.混合林
  分布下限海拔 200 公尺
  分布上限海拔 3100 公尺


























 繁殖期約4~6月

 合作繁殖

  


 


http://www.youtube.com/v/rwF5ftL0r5w?version=3">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 http://www.youtube.com/v/rwF5ftL0r5w?version=3"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width="640" height="360">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知若飢 虛懷若愚﹣Steve Jobs》


朋友Jimmy所分享的演講


從他對這篇演說認真的態度,相信應該的確教人受用無窮。


感謝!


http://youtu.be/Ip0hG7FXVgs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Apple CEO Steve Jobs 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全文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
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
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
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我在
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 到我退學
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
求知若飢第 1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
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 但是這對夫妻到
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
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 問
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 ,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
的回答是「當然要」。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 我
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 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
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
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
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
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
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
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
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
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
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
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
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 去印度
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
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
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求知若飢第 2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
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
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
書寫課。 我學了 serif 與 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
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 書寫的美好、歷史
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
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
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
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
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
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 又因為 Windows 抄襲了
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
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
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
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
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
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
顧時, 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
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 命運也好,
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
求知若飢第 3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此變得完全不同。( 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
我們拚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
擴展 ! 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
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 Macintosh ),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
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求知若飢第 4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
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
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
在我 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
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有幾個
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
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
我見了創辦 HP 的 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 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
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求知若飢第 5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
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
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
來過 。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
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
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
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
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
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 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
鼓掌大笑)。
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
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
妙的家庭。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
生這些事情。
求知若飢第 6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 有
時候,人生會用 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 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
去的唯一理由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
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 愛你
所做的事(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
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
求知若飢第 7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聽眾鼓掌, Jobs 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
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
笑) 這對我影響深遠, 在過去 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
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
麼?」 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
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
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
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
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
方法。
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一年
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瞄,在胰臟清
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
求知若飢第 8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
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
病人的標準建議。
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
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儘量輕鬆。那代表
你得跟人說再見了。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
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
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
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
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
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
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
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
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
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
(聽眾笑)但是死亡是我
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
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
新生代開出道路。
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
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你們
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
求知若飢第 9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條所侷限 --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
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
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
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
麼樣的人(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
事物都是次要的。(
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 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
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 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
紙上的平面 Google,在 Google 出現之前 35年就有了:這本雜
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 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
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
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
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 當你們畢
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第 10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
非常謝謝大家。(聽眾起立鼓掌二分鍾)
--------------------------------------------------
Stanford Report, June 14, 2005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Steve Jobs says
http://news-service.stanford.edu/news/2005/june15/jobs-
061505.html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求知若飢第 11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求知若飢第 12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求知若飢第 13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求知若飢第 14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求知若飢第 15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求知若飢第 16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求知若飢第 17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
求知若飢第 18 頁,共 18 頁
http://jupiter.math.nctu.edu.tw/~weng/courses/IC_2007/Apple.htm 2007/12/7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軌外,心風景


午后時分,W姊專程來拜訪小弟,向我述說他先生出軌之後的心路歷程,我們挑選在家附近的河畔石桌椅地點,那裡不受打擾,可以暢所欲言。


旁邊座落一處私人佛堂,供奉者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地藏王菩薩摩訶薩。也許因為菩薩的莊嚴攝受力,此時大姊的心情顯然相較以前平靜,她跟我說昨日北上向H師兄請法後獲益良多。驅車北上在九人座Y兄駕駛的小客車內,問W兄宗教性的問題,一個人在這裡學法之後,又到處去其他地方(包括不同宗教)參訪,這樣是何原因?同時內心思肘著與丈夫之間的問題。


 




 


結果到達H師兄處,至佛堂參了駕後坐定,不待發問,師兄便接續原本正在討論的話題,順著話鋒一轉,巧妙的以比喻法回答了W姊的問題(在場聽聞者眾)。他說,當你最心愛的東西被別人搶走了,心生怨恨地想去奪回來,那麼就跟他們結了緣,下一世繼續輪迴,此生雖然無望,後世去當他們的兒女,要回你原本失去的東西。啊……我立刻反應問她,這樣的結果妳要嗎?我們在感受到輪迴可畏之際,W姊在心底已然悄悄作了決定。


她說丈夫有沒有小三是他的事,但她心胸狹窄產生怨恨甚至詛咒對方,是她自己隨業輪迴的事。於是她告訴老公,不求不問他是否會回到身邊了,就算再回頭,她現在已經是「妻為朋,子為伴」跟他也不會是以前那種夫妻關係了。她將在心底成全他們,理由是維護丈夫的陰德,因為若不成全小三,丈夫繼續出軌,陰德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反之如果成全,他們可以名正言順行敦倫之禮。W姊的宗教信仰,使她成為「好一個女人」,值得所有人珍惜。雖然丈夫和小三不知道,不了解她真正的心意,但她就像月亮一樣默默照耀夫家的門楣。


W姊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跟我說,師兄很關心我,她還沒有開口問時,師兄便回答了在車上的提問:一個人得法之後還去其他地方繼續參訪,有三個原因:1.不明理、2.不專、3.沒有信心。她進一步解釋所謂的「不明理」,例如人面臨諸多考題,他大部分都通過了,只有這一兩個障礙跨不過去,就阻止了修心的道途;不專,係指對修法不勤,荒廢功課多時。……聽得我心有戚戚焉,近來奶奶生病過去的事,還有對感情的疑惑,原以為已經找到可以同修的伙伴,卻在錯誤的時間交會,因緣未遂,我以告訴自己的話向學長說,讓我們發大志向,啟動良能來包容人間缺憾吧!將小情感慷慨布施於天地間成為大愛,來感恩、報答父母之辛勞、以及諸佛菩薩累劫的垂眉等待。


夜色逐漸將談話的兩人隱沒,黑暗間有螢火蟲飛過眼簾顯得份外明亮。大姊告辭前叮囑我,得法有四難,今已得逢,不要再對正法懷疑了,有空找學長(她先生)一起北上師兄處請法吧,你們的因緣深厚,說不定他會聽你的建議。她鼓勵我,既然得法,切莫辜負此生。目送師姊離去的身影,我回想並思索著數十年學法來時路,著實不確定自己是否真有辦法解救學長於水火之中?有種心疼的情緒,彷彿聽見原本存在初衷的愿正呼喚著,人生苦短,何時早日結伴歸故里。


嘿,明天就是國慶日了!兄弟我們大膽地向前走~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課時間,我趴在桌上休息,同時進行修心的功課……


忽然有一隻狗從室外直接跑進來,似有目的性的在身邊坐定,表情和善。


我伸手撫摸牠的下巴示意,牠的目光溫馴,朋友說是米格魯。




過幾分鐘後牠跑走了,


目光尋找牠的身影,遠遠看到就在那邊玩耍,作勢以聲音召回(我不知牠的名),


果真牠就又回到我的身旁。




見狀者稱奇,大姊說牠是黃大哥的狗,通常只有主人叫得動:


「牠竟然會聽你的話!?」


我徵笑著點頭,也許這就是「緣」吧。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 護 大 腸   大腸經
          How to have good health ── 台大 王正一教授
   




        王醫師的大腸經》
  





























      口述:王正一教授


   台大醫學院 榮譽教授 

      整理:游繡華

  

     在臨床與研究上,我與「大腸」為伍的日子已經超過四十年,以後還要繼續糾纏下去,也許五十年、六十年。

     透過大腸內視鏡與相關的檢查,我對於大腸這個器官及它的功能運作也稍有瞭解,敬重而又非常愛護它,我們已成莫逆之交了。

    大腸的長度大約一公尺,當我在做大腸鏡時,知道大腸真的是可長可短,非常有彈性,如果做人能像腸子一樣能屈能伸,那真是了不起。

   大腸裏邊的內容物東西,大家都熟悉,非常不討人喜歡但是,能夠維持大腸暢通無阻卻是很重要的每個人幾乎一天、二天就要去上洗手間做這個必須的動作如果你沒有良好的排便習慣,是會很麻煩的。

 飲食之後,大腸就會快速反應,排空內容物以便容納新的廢棄的食後垃圾。

    最近幾年,大腸癌發生率突飛猛進,五、六年來已快速竄升到發生率第二名,僅次肝癌每年發生案例多達一萬人,非常恐怖。

   我覺得有責任替大腸說說話,讓每一個人,學會尊重自己體內這個了不起的器官,善待它它也會因此給予人體最好的回饋,也就能避免大腸疾病的發生了。

    所以,以下我將以大腸為第一人稱,帶著大家進入大腸的世界,也聽聽它的心聲。

 


 

         
少油少肉多運動 避免息肉轉癌化

         「你們要多運動,我才會有力量蠕動。」

     大腸對身體的主人提出第一項重要建議:一定要多運動。

    「每天日行萬步」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每天以一分鐘一百步的速度,走一百分鐘。成為生活習慣。

     我有一大串的「小兄弟」小腸,小腸有五、六公尺長,年輕有活力。而我的直徑寬約三至五公分,小腸比較細,直徑寬約一公分。

    我的小兄弟每天每天很認真地工作,會壓、磨、揉、搓、切,什麼功夫都會。食物從胃送下來以後,小腸就開始把它們由大變小,由小變細、弄碎,吸取其中的營養,包括蛋白質、醣類、脂肪、無機鹽、維他命等等,還有一些微量金屬。

    我的小兄弟們有很多「衛星工廠」,就像便利商店有中央廚房、連鎖店,各有不同設備或功能,有的負責存放,有的負責代謝。當然它存放以後,什麼部位需要什麼營養、或什麼物質,全由它分配。

    而我,大腸,只要身體吃進東西,立刻藉著胃反射,帶動我蠕動,我是很勤快的。所以主人很快有感覺要上廁所。

     這是帶動反射,我要負責「清空存貨」,運好準備儲存新的「貨物」,負責存放小腸處理後的廢棄物,我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吸收水分。

     如果我沒有吸收水分的功能,一個人一天要拉出四、五千西西的水,每天就要補充很多水分才夠。

    我有又厚又韌的腸壁,但是我也需要營養。我最害怕的是肉類脂肪,特別是「含高油脂的肉類」,因為這些食物到了小腸以後,哦!油頭粉面。小兄弟被迷住,動作變得慢吞吞地,吃得飽飽地完全不想動。像人剛吃飽不想做事一樣,也像人喝酒後東倒西歪,五、六公尺長的小兄弟都不動了,連帶著,我想動也動不了。

    腸子不動是非常麻煩的事喔,因為我們兄弟雖然都不動,我吸收水份的功能還是很好,不會中斷,不會停止。我大腸裡的排泄物就變得越來越硬,液狀的貨物結果變成像石塊般硬,搬運好費力,我也可能無力搬動它了,這一來就會變成「便秘」了。

    身長一公尺的我,身上也會有一個一個小倉庫,叫作「憩室」。有的憩室是先天的,有的是因為我壓力太大、緊張,為了消除緊張,腸壁就向外膨出造成憩室。

    還有,如果存在我這兒的廢物變得很硬的時候,比較硬的廢物也會變大,相對於小兄弟小腸年輕力壯,沉穩如中老年人的我,可沒有力氣把這些大石頭給搬出去。這些沒有搬走的石塊,就成了很大的負擔,可能戳傷我腸壁的皮,而且小兄弟分解完食物糜,送下來的廢物,可能存有很多毒素、很多細菌,時間一久,我的皮就壞掉。失去我美麗的外表,也失去功能,好像雞皮疙瘩,一塊一塊的,這是所謂的「息肉」。這些疙瘩一個一個跑出來以後,有的時候會長大,會變成壞的癌細胞,所以我最不喜歡主人吃太油的東西。

    多纖維多喝水, 蔬菜水果最健康。 我喜歡的是蔬菜、水果,含有很多水分、纖維,當然也喜歡主人多喝水。

    因為纖維跟水在一起,就會膨脹起來,當膨脹的體積夠大了,我就知道我要動作了。我要把廢物排空,然後我也會覺得很舒服。所以,主人要了解,我這中老年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像大石頭般的糞便,我是排不動的,請無論如何要多喝水。

 

     如果身體太少攝取纖維質、水分,我這兒的糞便太多太大,我搬不動、排不動之後,就形成醫生們說的「機械性腸阻塞」〈Mechanical ileus〉。腸子前端可能會腫大起來,壓力也越來越大,我也會受不了,最後我會爆炸、腸子穿孔,對身體是很危險的。只要醫師警覺,就會立刻切掉我潰爛的部分,唉,那我真是無辜受罪啊。可是只要平時多吃蔬菜水果,我就會很健康。

 

    我的營養是來自血管,我的腸壁周圍都有很豐富的血管。如果血管不暢通,我的外表就會受到傷害,就會出血。這就是所謂「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粘膜表面是很嬌嫩、脆弱,最容易因缺氧,缺血出血。

    二十多年來,臺灣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改變,西化的速食連鎖進駐,人們都愛吃油炸的食物。而且平時都很忙碌,就少運動,可能也沒有多喝水的習慣,所以這幾年來,聽到我們大腸罹患癌症的例子是越來越多。大腸癌的死亡率增加十倍,發生率增加到十多倍。二○○五年的數字顯示,大腸癌的發生率達到九千六百例,這已是接續在第一名肝癌之後,排名第二了,與九千九百例的肝癌相差不多了。

    而就在2007年,大腸癌的發生率已經突破一萬例。肝癌是第一個突破一萬例的癌症,大腸癌是第二個,而且案例還在持續增加中,這是非常恐怖的。「我不希望健康的我長癌細胞,因為長了癌細胞我就痛苦了,我被害、要被開刀,我要變短了,這些都是我不樂見的。」

      切勿亂服藥

   我有的時候也會發炎,有種種原因可能引起發炎,特別是主人喜歡吃抗生素時,抗生素可能會讓我「拉肚子」,引起我「結腸發炎」,甚至害我的表皮爛掉、鼓脹起來,形成偽膜,這是很嚴重的。所以我也呼籲人類,非必要時不要隨便吃抗生素。

    長期吃抗生素,就要小心有特別的細菌會跑出來,這些細菌就是偽膜性結腸炎發生的重要原因。已知大約百分之二至三的人身上有這些細菌,現在越來越多,尤其在長期療養院的住客可能多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醫院住院的病人也多到百分之三十,這是所謂的困難腸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這也是未來院內感染管制非常重要的課題。

 

   「 吃了壞東西,我受不了,就要很快排出去。」所以,主人腹瀉是因為食物中有毒素,需要儘快把毒素排掉;所以不必立刻吃「止瀉藥」來解決問題。例如偽膜性結腸炎,就是標準的梭菌引起的發炎,你給我吃抗痙攣、抗蠕動的藥,結果呢?就發生一個問題,這些壞東西跟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反而不好,所以有這種屬於刺激性的毒素、細菌存在時,最好是不要給我吃止瀉藥,毒素反而排不出去。

     還有,或許主人會覺得奇怪,如果我發現裡邊有血,我也會想辦法很快地排出。雖然血本身是很寶貴的東西,可是我很愛護我的環境,我很環保,我不要這裡血流成河,我不要,也不喜歡。

    胰臟發炎腸不動

   還有一項我大腸最害怕的刺激──來自胰臟。

    胰臟發炎的時候,會分泌胰臟酵素,胰臟酵素會消化我、我會被溶解掉,我會被吃掉;如果我亂動,這酵素就會亂跑亂竄,影響就會很大,所以我懂得犧牲小我不影響大局,我要發揮防火牆的功能,把它隔開。

    可是如果遇到「腹膜炎」這樣的大災難,我也沒辦法,我也分不清楚那裡是真正的病變,這時候我只能消極地罷工處理,整個腸子不蠕動,這是所謂的「麻痺性阻塞」,唯有這樣能保護大腸也保護整體。我不是不愛動,我絕對是盡責的。平時,我是很規律地在動,一分鐘動二次、三次。我一動就是整條按照次序地動,但是遇到外面情況不好的時候,我就不敢動。

      少用牙籤免危機 

    很多人習慣用牙籤,但是小腸和大腸我們兩兄弟都很害怕牙籤。牙籤一不小心咬斷了,喀擦,結果牙籤掉到食道,沒問題;掉到胃,沒問題;掉到小腸呢?「那我的小兄弟會被這些尖尖的牙籤傷害,甚至被牙籤刺破。」

    所以我們最不歡迎主人用牙籤。

    還有一些很硬的藥物也可能傷害到我。

    特別是止痛消炎藥〈NSAID〉,品質差的消炎藥「崩解率」很差,意思是說不容易溶解也不容易吸收,從食道滾啊滾到大腸來,在滾的過程,藥的外表有一部分已經破掉,帶著很強的腐蝕性,NSAID 的成分都是鹽酸,我的內皮被灼傷、潰爛。NSAID 引起的腸壁的問題,是最近十年非常嚴重的事實,會引起出血,醫生用內視鏡檢查可以看的到藥就留在那位置上。

    大腸歡迎益生菌〈probiotics〉,但是益生菌一吃就是幾億個、幾十億個,甚至一百億個,數量太大,裡面是不是有藏著一些「壞菌」?很令我憂心:「一次吃進這麼多的菌,如果藏著『壞人』,那就很麻煩,會不會傷害到我?」

    所以,我還是希望:有正常的飲食,有適量的纖維,有正常的活動,有足夠的水分,而且不吃油,不吃肉,四個有,兩個不,是保護我最好的方法。NSAID 

    王醫師的大腸經

    各位讀者,聽完大腸的吶喊之後,回復到我腸胃科醫師的身分。
    我要呼籲大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肉類,要多運動、多喝水、多吃素,絕對可以「腸」保健康。請每天至少有一餐,每一週至少有一整天吃素。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朋友寫的文章,收藏在這兒,與大家分享。


床單與被套  


   大雨停歇的午後,峇里島水明漾區積水不退,街道如河,我趁著無雨時分,涉水逛街尋找蘋果綠枕套。悶在Villa半天的觀光客傾巢而出,汽機車駛過深坑大洞,嘩嘩濺起水花,我為閃躲兌幣掮客的糾纏,涉入不見路面的水道上,不時被機車乏力的喇叭聲警示,我的腳趾因穿人字拖而磨破皮,傷口觸水隱隱作痛,從街頭逛到街尾,各式小攤與家飾店,多數販售峇里島傳統染布,到了精品店區,終在街尾一家連鎖寢具店,買到近似蘋果綠的枕套。  


  我欣喜提著戰利品步出店門,訝異積水仍未消退,達成任務後,輕鬆拿著相機拍攝街河景像與店家的豔麗櫥窗,一腳踩進水溝,踉蹌跌入水中,鏡頭未關的相機泡水後,再也無法啟動,連鏡頭都縮不進,對街的掮客見我狼狽模樣,噗哧大笑。回到Villa後,我用吹風機猛吹相機,再用乾浴巾包裹,將一對飽濕雨水的綠枕套擰乾,用力攤平皺摺,晾在庭院的椅背上風乾,然後潛入泳池,雨雲飄散,黃昏寧靜,僅有換氣與滑水的輕緩聲響,我浸沐微藍水中,風拂過水面,Villa的廊燈串成金黃弧線與椅背枕套映著池水悠晃。 


  我躺在Villa池畔歇息,望著水中倒影,這是許多旅人在峇里島最安寧的片刻。在晝夜交替的微光中,腦海湧現自己近年採買床單與被套等寢具布品的過程。我為了替一件購自印度的普普風床單,尋找合適的枕套,搭配成一組床包,連到南洋度假仍心懸此事,如今折損一台萬元相機,不免自嘲,孤單旅行峇里島,已夠落寞,還為尋覓枕套,賠了相機跌成狗吃屎。  


  我對床單被套的收集癖始於六年前的印度之旅,那年我結束一段短暫戀情,卻難以釋懷,到北印度流浪一個月,鎮日與孩童嬉鬧、遊逛景點,或在民宿頂樓吹風,將思緒放空,用盡各種方式想忘記劈腿離開的K,每參觀一座佛寺或印度教廟宇必對佛陀、印度教眾神祇祈求,希望揮別憎恨別離之苦。但越想忘卻,記得更牢。來到恆河畔,甚至隨印度人沐浴河中,掬一把河水,閉眼往臉上抹,希望能滌洗傷鬱之心,浸沐恆河懷抱,一度將混濁恆河水當成忘情水。返回旅館後,奮力用肥皂搓遍全身,洗去沾黏的汗漬與泥沙灰燼,淚卻隨著蓮蓬頭流水滑落。  



  旅程末段我逛進久德浦一家寢具店,店員攤開一張又一張北印度風格的印染床單,令我愛不釋手,我決定在離去前,在這座以印染紡織聞名的城市用完剩餘的盧比,狂買四件雙人、三件單人以及多個枕套、桌巾,多數是北印度風的手工植物染與幾何漸層圖案,拼布枕套的繡工雖粗糙,但純棉布料柔軟,色彩亮麗,散發濃濃異國風。為了將十多件床包布品扛回家,我丟掉兩條破牛仔褲,騰出背包空間,辛苦揹回台灣。  


  但印度全年酷熱,床包根本沒搭配被套,我買的床單與枕套,色調與紋飾大不同,回家攤在床上,怎麼搭配都扞格不入,雖然隨意混搭也是一種美,但我對色彩搭配敏銳度高,寧願將各自落單的布品疊置衣櫃,也不願勉強湊合使用。在外租屋多年,讓兩套素色水藍色與白色床包組輪流伴我入眠。  


  直到去年我成了有殼一族,打造夢想中的藍色臥房,花了數天在網路搜尋寢飾,相中以天藍色與白色為底色的七彩條紋,品名為「夢幻海洋」的雙人四件式被套床包組,搭配寶藍色緞面床頭板與淺藍色的主牆,恰如其分,臨睡前,屋外的溝渠流水潺潺,有如浪湧拍岸的節奏。我將藍色臥房的照片貼在MSN的顯圖,將暱稱改為「睡在一片藍色海洋裡」,線上的朋友不時誇讚,這房間很「正點」。  


  獨住新宅的第一個月,日日難以安睡,夜裡在闇黑的斗室張開眼,躺在床上望向如燈塔的冷氣電源黃色光點,面對冷清陌生的居所,我像魚離開海洋,躺在沙灘慌張拍打尾鰭,我來回踱遍屋內各角落,強迫自己熟悉客廳、廚房、客房以及浴室的位置與空間擺設,有時落寞枯在沙發上,或趴跪抹地像魚一般巡游,但我最常以換床單被套打發失眠夜。  


   攤開那疊塵封數年的印度床單與枕套,四件雙人床單的色彩圖案特色迥異,有春夏淡雅潔淨輕色彩或秋冬沉靜優雅色調,我決定替每張床單尋找合適的枕套與被套,可依心情起伏與季節遞嬗,隨時更換  


  我的臥室窗簾、床頭櫃、衣櫃皆為簡約線條與色調,每件印度床單鋪上床,臥室氛圍截然不同。我抽空到寢具店尋找合適的床單與被套,希望能買一組素色被套與枕套,能搭遍四件床單,可惜每件床單的主色不一,只能各自配對。  


  這四件床單中,屬由橘黃紅綠四個色塊組成的印度普普風床單最難搭配,鮮豔的色塊裡,各有線條構成的星星、圈圈、鬱金香、水仙花圖案,鵝黃色與蘋果綠色線條滾成布邊,如一幅用色大膽的圖畫,在春夏時節或心情愉悅時,最適宜鋪上這件床單,我決定用素色的鵝黃色被套、蘋果綠枕套配成一組。在寢具特賣會賣場挑了一件鵝黃色被套,但連素色綠枕套都難找,更遑論蘋果綠枕套。後來我在東海商圈一家寢具店,找到草綠色枕套,回家對色後,發現色差甚大,再拿去換成紅色搭配另一件床單,車卻停在中港路被拖吊,拖吊費加上保管費,都可買一整組床包被套。  


  我向友人轉述尋覓床單被套的過程,竟被虧說,有六組床包不嫌多,乾脆再多買一組,可當一夜七次郎。  


   失眠夜,我起身換床包組,吃力將棉被塞進被套,緊抓棉被四角,奮力在空中甩盪棉心,記憶的底片也隨之飄盪,想起應允要一起打造夢想中的家,攜手坐上陽台看風景,慢慢變老的H  


  曾經我們將IKEA當成約會地點,喜歡北歐極簡的家具風格,在寢具區替彼此租賃的套房挑選合適的床單被套,帶著H挑選的蘋果綠床包,回到住處H迫不及待鋪上新床包,翻看產自印度布廠標籤,我堅持要浸泡熊寶貝洗衣精,洗滌曝曬後,會更柔軟舒適。當我們對圖案色調甚至洗滌程序起了爭執,意見相歧,我總說下次去印度買一批回來,便宜又浪漫,還可網拍賺回旅費呢。  


  今年再返印度,H已離開半年,跟K一樣劈腿離去。我刪除HMSN、手機號碼,卻刪不去深植心上的愛戀時光。我在孟買一家寢具店購買一組寶藍與天藍緞紋相間的織紗床包,翻出多年前的淺藍色棉質被套,雖然布質不同,但剛好與同屬藍色系的床單枕套搭成一組。這件淺藍被套,存有H留下的一個姆指印淡淡血漬,不細看,也難以察覺,有時被單捲成一束,血漬像躲迷藏般消失,摺被時,常會刻意將血漬內摺,時日久了,就隨意亂摺。  


  多年前的夜裡H的傷口滲出血水,沾染被褥,染紅白色床墊,堅持將褪色陳舊的床包丟棄,但被套被我偷偷拾回,搬入新宅,我不捨丟棄半新不舊的床墊,用床單包覆床墊,每當我更換床單,便想起與H一同甩被換床單、幫H換藥的情景。  


  為遮掩床墊上的淡淡的血漬,我仔細整平床單,將邊邊角角塞入床縫,包覆著斑斑點點,卻藏不住字句刺入心窩的鋒利言語,分手那夜H任性地說:「你是完美主義者,有很多行為讓我很不喜歡,我們當朋友比較適合。」然後,轉身下車,頭也不回地走入暗巷。當車門啪一聲闔上的剎那,我們既是生離,也是死別了。  


  我天真以為,在愛情裡包容對方的缺點,即能和諧相守。  


  某個晴日早晨,我在晾床單時,發現一組藍色格紋被套與枕套的背面,是整片素樸的寶藍色,正好與另一件融混印度與英國織品風格的大象花草疊圖床單底色一樣,有如同組設計的一整套四件式床包組。我索性花了半天,洗滌十多件床單被套,晾在頂樓曬衣場,各色床單被套隨強風獵獵翻飛,夾子彷彿隨就要鬆脫,床單被套幻化成飛天魔毯,載著情愛懸念,翩然飛去。  


  我逐一檢視一字排開的床單被套,有些褪色、缺鈕扣、布料起毛球,每一件都殘存著情人的體溫,不捨扔棄,就收妥沿用,時而曝曬,就像懷念那些永不復返的吉光片羽,我將色彩布質相近的床單被套配成組,色彩組合也許不是那麼光鮮自然,卻也能自成一格。  


  這段偏執尋找寢具的過程,一生只有一回,我努力尋覓床單與枕套,卻難以找到如同一系列設計色彩、紋飾、質料吻合的床包組,在愛情裡我知道那不是我所想望的,試著包容某些不完美。當我在夏日換上蘋果綠枕套,那是H最喜歡的顏色,多年後,我不再認為蘋果綠過於俗艷搶色。  


  當我枕著蘋果綠枕套醒來,我不再想起H換回純白床包與被套,讓心回到最初的原點,像窗外白雲一樣,自在飄移。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封信。

如果Chu還沒看過上一封,請先由首封看起,再來看以下的內容。

方才觀賞《美人心計》第9集至一半暫停來寫信。意識除了隨劇情迭宕之外,還體會著你推荐時的用意,其中應有線索,究竟是什麼觸動了你?代王正跟竇美人說明冰室裡鍛鍊忍耐心志的用意:能夠享受冬天,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time33:42

此時心中平靜。

我與大多數人不同的地方在於,比較能夠放下自我的執著,以感恩心來面對現前的境界(若能享受四季,便無迎來送去之堪忍感受)。我仍未忘記還要告訴你,如何逆轉與家人的因緣。興許提供你盡未來際,行走於世事的參考。這些無疑是更勝於個人陝隘情感之外的價值,關乎生命的大事。不論友誼的因緣聚散如何?我當儘量圓滿於無常之中。

這兩天,翻箱倒櫃,沒發現說過要給你的辭典。內心很慚愧無法履行諾言,日後一旦找到,當奉贈予你。

行筆至此,接到好朋友Y他老婆的電話。請我幫她尋找後山比丘尼的精舍,欲小住幾日以便沉澱思慮,來面對當前的困境。我替她保守行蹤的秘密,作微笑的護法,但願能令她免於憂患和恐懼。

另外,我要感謝你這些日子以來,耐心傾聽的布施(接受也是一種恩惠),您是讓我講最多話的朋友之一。都讓您知道那麼多了,也不要浪費掉,往後你遇到可能適合我的對象,別忘了幫我引介啊!

另外關於  佛法的一切詮釋,我力求真實與客觀,若有錯誤或太過、不足之處,敬請 佛菩薩包涵原諒,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期待週日爬山行,說不定我會隨著闊葉林的風姿景象 心開悟解,口出智慧的語言。

 

                                                                                                


 

Antonio 合十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朋友出軌,除了原配之外,還有了「小三」,


理由是小三的個性與他互補,可以改善經濟解決未來家庭困境。


我聽時,覺得改善家庭經濟是真,但與跟小三談感情,在邏輯上並無關連。


增加收入的方式很多,與個姓互補的同事合作有加乘效果,但是未必得談感情才能維繫合作關係。


男女授受,有很多微妙之處,有很多在心理和行為上需要區別之處。


 


從華人地區的道德,以及現今法律上,皆保護一夫一妻制,也保護夫妻所生的小孩。


好朋友企圖掙脫束縛,去追求他所嚮往的另一段愛情。


道德和律法顯然無法控制個人的自由意志。


個人除了可貴的自由值得受尊重之外,他還需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那麼他的自由,便不是無上限的行動了。


所以好朋友說他會照顧好家庭,令家人衣食無缺。


即使如此,他仍舊傷害了老婆和小孩希冀遵守婚姻承諾以維持家庭穩定狀態下的感情(夫妻、父子女等)。


他不是不知道,卻已經無法自拔,如何能解?



 


我所觀察到他們的解決思考和作為--


1.      從女方著手:找適當的人去找小三和男方靜下心來談,分析所造成的傷害並試著取得共識。但這位小三不願離開好朋友Y,她說不會破壞他原本的家庭,只希望不要叫她離開這段感情。(其實只要她和Y在一起的一天,就會造成原家庭的傷害)


2.      男方的動向:經觀察好朋友似乎也陷入了情感的泥淖之中。男方的態度決定事件發展的方向。


3.      讓時間去等候:彼此沉澱思緒,稍事平靜下來,謄出空間給大家有轉寰的餘地。但如果出軌的兩人已經難分難捨,甚至認為遭遇困難方能見證堅貞愛情時,時間拖愈久是否有益,仍有待商榷。


4.      依各別的性格決定解決的方式。有些人若用親友施加壓力,可能會造成他放棄家庭奔向他以為的烏托邦重新生活。


5.      若能找到大家都信任的非利害關係人,冷靜智慧的方式協調(不是裁判),也許不錯!但這不容易找到。


6.      原配(老婆)需獨立自主,活出自己,以因應未來的生活。這點最實際,勇敢面對事實,停損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7.      運用宗教信仰的力量:來自於反省(懺悔)和相互感恩與包容。讓自己不受傷最好的方式之一。


 


*若雙方仍未婚,而移情別戀,追求真愛為個人權益。則需減少傷害,對原先所承諾的事項,透過種種合理的方法,誠心地令雙方接受。圓滿每一段善緣。


 


考慮了一下,好吧,為了嘉惠讀者,我要向大家告解了……


在下「巧遇」上述的類似情形,對方原已有伴,從見面後的第二天,T問我會不會想他開始……此後經常聊電話至深夜,至天明。


電話那頭,對我說過的長篇大論內容,竟都記得,值教人有些微的感動。


方才撥電話給久未聯絡的L,說T在「釣」我…觀察對方一段時間再說。


接著問,有比她好看嗎?那為何會喜歡T而不喜歡她?


哈,我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否已經喜歡對方了,但我知道自己慢慢地、漸漸已習慣對方。


然後L語氣轉折地說,就像我以前對他一樣!


啊…我怎樣?敷衍,「我很少會被人家敷衍」(意思是自認為長相好看)


我哪有?!有種被寃枉的感覺……


哈,她講話真直接,很可愛。是個很敢愛的人。


可愛也不會得到幸福,她說。


她告訴我,五年前的他才不管對方是否已經有伴,現在的她覺得「怎麼來的就怎麼去」有因果業力的觀念了。


嗯言之有理,希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簡單些。


感謝這一段緣份。淡淡保平安。


而我以何種方式跳脫這迷惑的情境呢?


似乎並不難,用眼睛去觀察細微的現實面,探求對方的真意。


然後觀察自己的心,起伏、變化,不去分辨善惡好壞,自然能有效減輕煩惱。


講白話點,就是我有志向,一種願意跳脫世俗,亦即超越所謂「人之常情」的力量!


輔以對「無常觀」的體會,融鑄而成的品格啊。


記得    聖嚴法師說過: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但願以佛法涉世,每位有情人皆能超脫煩惱,出生死海。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梵禮儀公司特助來電,說奶奶的回憶光碟已經做好了。要用寄的,還是她送來給我?不敢麻煩您大老遠送來,用郵寄的就好,但如果正好也想過來走走,我們歡迎您!她說她很喜歡來我們家,我欣喜地笑了,後來公司有事不能成行,我終究還是收到了光碟。


收到已經好幾天,不知為何卻不敢播放。自己的行為,怎會不知原因?這說不過去,那麼就讓我試著回過頭,去看看前面的路,到底是如何走過來的。


 


一直以來在兒時記憶中,我是恐懼著奶奶的,她其實對我很好,但卻給我莫大的壓力,使我體會到,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人,尤其是寄託型的愛有一種無法逃離的壓力。這當然有其原因,我也並非完全不知,然與本文所要表達的主旨不是最重要的情節,故不得不略去。這種恐懼,在我二十幾歲時做一個夢得以確定。


當時我流浪在外,遠去南美洲的某個邦交國,懷著宗教式的情操在當地工作、針灸、學習語言和生活。每天經文不離手,不斷思索法益如何與現象生命,從喻意式的理解去發現其中的關連。在宗教儀式裡練習專注,例如叩首的動作,配合呼吸數息時,念頭一有差池,便重新來過。眼底所見,盡可能不直接形成好惡與定見,因為世上的事每分每秒都是變動不居的,用自己的喜好和過去的經驗去分析只能看到其中一個面向,我要看到變動的進展和原因,也要保持對其他可能性得以隨時接受的態度,行持,或許可以形容這種態度。語意云何?譬如肉眼看不見細菌,就好像能看見一樣,知識令我們看見細菌,但形成知識之前,也要有即將看見的準備態度。


於是,當我向蓮華池翻動土堆時,並不是不知道這樣會有用力過猛的問題,也的確將我的身體推向池內正往下墜落,我沒有避免相貫危險的事情發生,大概是為了體驗這瞬間的過程,好像原因與結果之間,過程中發生了什麼○(無法形容,故以圈○字替代)。掉下去了,我知道自己正往下掉,正巧被對面的大姊目睹這令人出糗的事件,她聽到聲音之後看到我兩腿筆直地站在泥淖裡,雙眼垂目,呼吸平靜。她後來問我,當時在想什麼,我不知道,只有「看著」,能確定的是,一時沒有恐懼。


那段日子持續這類練習,某夜做了夢。夢裡有一片黯黑森林,皆是高大喬木,應是闊葉林,許多棺木以不疾不徐的速度飛翔其間,經過之處棺木底部的草地上旋即生起兩側火苗,過後漸熄。火是如何升起的,可能跟我的意識狀態有關,甚至是我令其發生,或者預示它將發生,若要追根究底,恐怕難以得知了,如果還有緣由,可能因為夙習。之後的情節,多半已忘了,只知夢中的狀態,跟某個對象有關,內心情緒逐漸高漲,怒火即將爆發……就在千鈞之際,我立刻意識到──糟糕!上當了。


然而那個對象,並未離開,就在前方不遠處,我心裡明白自己對它存在著一股莫名的恐懼。這時我要帶著恐懼走出夢境,還是看清它是誰,這到底怎麼回事?我領受  佛陀的教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但是恐懼在前方,讓我不敢去看清真相。面對與否的決定,在心中竟如此千萬難,猶如千尺浪、萬重山,構成令人迷路的森林,黑暗迷霧的森林,所幸朦朧的樹海之上,天心出現一輪明月,自覺性如圓月,讓我看見黑暗。恐懼還沒有消失,我慢慢地轉過身去面對那個方才令我憤怒的源頭(對象),慢慢地它與我面對面,我看著它這個類人的形象,慘白無比,還有蓬鬆的頭髮,我終於面對自己的恐懼,就這樣走出夢境。雖然成功度過了試煉,但內心負面的東西常以不同包裝出現,在你不自覺的時候,侵入腦海使你感到痛苦。我對於那種能使我達到臨界點的憤怒,彷彿似曾相識,我怎麼覺得它可能就是我奶奶。或者,它藉由我奶奶與我的關係,攻破自修的防護罩,來挑戰我?!


 


經過許多年:


奶奶生病住院了,由於因緣際會的關係,大部分的時間皆由我照顧她。這連結已然建立,隱約覺得應有解決的線索存焉其間。


 


 


昨天是奶奶逝世百日紀念,請法師來引領全家人誦經。心中許多原本沉澱的感觸被家人凝聚時的情感,隨著經懺的音聲翻攪……回憶就像是線索,循索溯去,便見來時路。


記得朋友提到發生在他身上難以解釋的情形,他教授介紹一位看得懂三世因果的人給他,說他在唐朝時與一些人發生糾葛(有具體人名)造成他這一世與母親的因緣相對淺薄……。對方不認識他,也不知他的家庭情形,竟如此準確無誤地說出現時情形,令朋友難以置信。於是我告訴他,且不論過去世究竟因果如何,這一生與家人的關係,確有圓滿的必要。我想就以自身經歷,與朋友分享如何釋放心結的過程,創造和諧人生。


待續……《解蠅的線索》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摘錄自網路文章。在下將標題更改,原因是覺其作文題目「拒絕」二字語帶負面情緒,以厭離之心追求人生更高的價值。雖見一往無前的氣勢,但在進德修業過程,似稍嫌有其美中不足之處。筆者故用「穿越」代替拒絕,也許更能彰顯積極意義,使人在脫離平庸之前,保有溫暖光明的內心。


恰似觀看一池清蓮時所形成的態度。我不是因為討厭汙泥的軟爛氣質而向上伸展,而是立穩腳跟,點滴汲取在地的養份、領受風沙,自然隨本性轉化、滋長而含英吐華。



 



 





拒絕平庸(中國大陸2011年高考滿分作文 )


----作者:宜興中學 王希



  不由得想起早上過來趕考時瞅見的一家小餐館,名為風沙渡。獨這三字,意境全出,那雜亂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種粗獷遠的豪情在胸中激蕩了。



  只是一個招牌,卻可以讓這一家平凡的餐館從一幹某氏餐館某某小吃中脫穎而出,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們也曾坐在這考場,也曾為了理想而奮鬥,而他們現在,叫做蟻族;他們的住所,叫蝸居。當社會的風霜吹涼了熱血抹平了棱角,當學過的知識沒有用武之地丟棄在腦海盡頭,他們早忘卻了身為高學歷人才的驕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喪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讓順從。沒有人生來就是任人踐踏的草芥螻蟻,但如果有一顆甘於平庸甘於卑賤的心,那唯一的歸宿就只是螻蟻。


  要成為強者,必先有一顆強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眾生,先必有一股登臨意。對,登臨,是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登臨,是杜甫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登臨。



  是否有一顆強者之心,一顆超脫平庸的心,是平庸與出眾者的分水嶺。人只是會思想的葦草,最高貴的就是會思想。所以人的高貴來自靈魂,來自思想層面的高貴。有了一顆拒絕平庸的心,終有人會從你眼中的堅定,從你不俗的談吐與緊握的雙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即使會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詆毀,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會有香如故



  蟻族又如何?若心懷鴻鵠之志,俯視那有著優厚境況的燕雀,我堅信:終有一天,能扶搖而上九萬里朝遊北海暮蒼梧,攜長風,浩蕩而去。



  相信風沙渡的主人不會是一個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個來自黃土高原的漢子,也必是腹藏詩書但不得不囿於世俗的文人。否則,怎會有如此豪情、如此透著古韻氣息的招牌?



  我必去風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後,與老闆相視而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拒絕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摘錄自網路  http://avg520025.pixnet.net/blog/post/29005126-@%E6%8B%92%E7%B5%95%E5%B9%B3%E5%BA%B8%EF%BC%8C%E4%B8%96%E7%95%8C%E6%9C%89%E4%BD%A0%E8%80%8C%E7%B2%BE%E5%BD%A9%E3%80%82):



在「一張考卷定終生」的6搏戰中,作文上拿分,非同小可。對此,畢業班語文老師比學生更緊張。他們事先運籌帷幄,使出渾身解數,模擬出若干個作文題,幫考生預作準備,行話叫「猜題押寶」。待打開試卷一看,押中了,這個教師立即成為活孔 明,校長也身價倍增。但今年卻爆出一個擊破上 述慣例的消息:江蘇宜興中學的王希由媽媽開車送考場路上,偶然瞥見一家小吃店,招牌是「風沙渡」。他似有所悟,但並未放在心上。等考場坐定,打開試卷一看,作文題是「拒絕 平庸」。王希眼前靈光一閃,讓這個作文題目和那家小吃店招牌輕輕一碰,一篇八百字的作 文完成了。閱卷室中出現滿分作文的消息不脛而走,北京大學招生組奉命飛赴宜興登門搶人,簽字吧,小伙子,此刻開始,你就是咱們北大高材生啦!





吃店開業前,鄰家一位女親戚宋杏芬(律師兼作家),見老闆夫婦艱難創業,如穿越重重風沙,隨口說出這個店名。如今,一篇作文如平地一聲雷,為世界華人矚目。「風沙渡」域名 fengshadu.com)已經被搶註,在網上叫賣24000元,還有投資專家預估「風沙渡」會成為餐飲連鎖品牌。更有一些家長帶孩子專程來此店就餐,以便汲取靈氣,決勝未來考場。




作文卷不同於數學卷。一道數學題,對了是滿分,不對是零蛋,無可爭議。當一份作文卷隨機到達初評老師手裡而被評為滿分,不僅需要伯樂的眼光,更需要敢於擔當的膽量!為什麼呢?你給了滿分,一會兒別的老師要複查、抽查。若對照評分細則,找出一個錯 別字, 一兩處「標點使用不當」、「用詞 不當」、「語意不明」之類的毛病,容易得很。評卷老師都是臨時各處抽調,不是 熟人,表面客客氣氣,難免文人相輕,指出別人疏漏,則顯示了自己的水平。與其讓別人挑剔,不如先扣上幾分,堵別人的嘴。所以作文給分,及格容易,得滿分難 於上青天。因此,這位初評王希作文的老師,果斷地給了滿分,又闖過層層把關者 的審閱,現在已經擺在世人面前而獲得交口稱讚,我們有理由首先向這位有膽有識 的無名英雄致敬!諸多偶然因素讓王希嶄 露頭角,但偶然中寓有必然。



請看這篇滿分作文的片斷:「不由得想起早上過來趕考時瞅見的一家小餐館,名為『風沙 渡』。獨這三字,意境全出,那雜亂的店面也彷彿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種粗獷渺遠 的豪情在胸中激盪了。……沒有人生來就是任人踐踏的草芥螻蟻,但如果有一顆甘於平庸甘於卑賤的心,那唯一 的歸宿就只是螻蟻。要成為強者,必先有一顆強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眾生,先必有一股『登臨意 』。對,登臨,是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登臨,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的登臨。……有了一顆拒絕平庸的心,終有人會從你眼中的堅定,從你不俗的談吐與緊握的雙拳看 出你的不凡。即使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即使會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詆 毀,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 』,仍會有『香如故』。『蟻族 』又如何?若心懷鴻鵠之志,俯視那有著優厚境況的燕雀,我堅信:終有一天,能『扶搖而上九萬里 』,『朝游北海暮蒼梧 』,攜長風,浩蕩而去。……」如此稜角分明的立意,即使大陸知名報刊文章,也不多見。文采更不俗,二、三百字中明用和化用了辛棄疾、杜甫、曹雪芹、陸游、司馬遷、莊子、李白的精華詞句,流暢明快,高屋建瓴,不見斧鑿痕跡。沒有不懈的苦讀和獨立的思考,再加穎悟的才具,是寫不出來的。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桐花池


提供民眾休憩的涼亭







 



兩個池以作調節功用


注入池內的活泉










港源土地祠





實用設計感的石香爐


手造石桌椅




當用一種閱讀的心眼看待周遭人事時,總會發現其中的變化。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磨原汁




渣渣可以煎成「南瓜派」




利用渣或原汁,炒南瓜飯


如果加入刺蔥炒蛋,無疑的就是山珍拌飯了!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圖照片是手機吊飾(積層鋼小兔),郭常喜先生出品。氧化生鏽生成的天然紋路,煞是好看!


 


 


龍樹精舍參訪記


  與慧靈法師同去位在南投縣鄉間的精舍,常住法師俗家時曾任公司總經理,結過婚育有一兒,因好樂佛法、覺人世無常,遂安頓妻女後物質財產幾乎全數奉送給已經建立起的家庭,毅然出家。


  且不論這行徑好或不好,畢竟雙方談妥,在彼此能接受的情況下,每個人對生命的價值和作為都值得尊重。


    法師開示止觀雙運初步功課,觀察呼吸快慢、冷熱、長短等一切變化,專注於「覺」,這也是我平時所練習的項目之一。言談之中發現他有實事求是的性格,以阿含經內容為修行的主軸,不談玄妙境界,只做日常生活中能實行的、能印證的內容。由靜而動去觀修起心動念,保持覺察的敏感度。


  一位男居士與法師有些辯論,其內心特定的立場尤其堅定,每每聽到「那是你們佛教的看法」時,兩個人就停頓了。幾次之後,某位比丘尼說的話,在下頗感認同。她說,居士談論佛法,在等待別人論點的漏洞或不圓滿處加以攻詰,失去原本真理應該愈辨愈明的目的,失去焦點,並非談論佛法的良好態度。


  比丘尼法師點出了平常我們在談論事物時的通病,有時為了輸贏忘了追求真理的初始用意。值得我自己平常言談需留意。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一、官方資料


氏族與命名


賽德克族是由德克達雅(Seediq Tgdaya)、都達(Sediq Toda)、德路固(Sejiq Truku),等三語群的族人所組成,主要分佈在本島中部、東部及宜蘭地區,包括祖居地南投縣的仁愛鄉,移居地花蓮縣秀林鄉、卓溪鄉及萬榮鄉,以及宜蘭縣大同鄉與南澳鄉。


賽德克族的社會中,依循著祖訓gaya的規範制度,以不同的功能而組成的團體,共同維繫著這族群或是這一群的部落,形成一個共同體。依照功能的不同分成部落組織、祭祀、共負罪責、狩獵等等的集團,只不過之間團體在族群內差異大,無法仔細的述說。


部落組織主要以血緣關係,也就是宗親的關係形成一個基本的單位,在此社會組織內,內部以共享、共同祭祀、共同守獵等等的功能,也必須要保護這一團體不被其他部落侵擾,必要時在相同地域環境內的團體會形成一個攻守聯盟,共同抵禦更外圍的敵人,此時就是共推一個大頭目,代表這區所有的部落,是權力的代表,也是發號施令的人。


狩獵集團以及祭祀集團同樣也是賽德克族重要的功能團體,狩獵團體主要是狩獵不是個人的行動,是集體的行動,可以達到分工、共享、共食的功能,在戰事發生的時候,也數個狩團連盟共同採取行動。祭祀團體主要是以共同祭祀對象為組合,以奉行組訓規範而立,執行祭祀活動,同時具有部落調解糾紛的角色,是部落中具有仲裁力的團體(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賽德克族,2009



社會單元


賽德克族的部落是以GayaWaya)為主、部落意識為輔之生活系統,所建構的傳統農獵社會型態,GayaWaya)是賽德克族的律法、是賽德克族的社會規範,該律法與規範是由祖先代代相傳而下的,故亦稱之為祖訓,部落意識則建立在GayaWaya)的基礎上。


賽德克族的部落各有其部落領導人,即俗稱的頭目,除部落領導人以外,部落長老、各傳統祭儀的主祭司,巫醫及紋面師等各有其一定的社會地位,因賽德克族的部落領導人並非世襲制,部落長老常是部落領導人的舉薦者。其次是狩獵團及獵首團的解夢者、善獵的男子及工於織布的女子等亦頗受族人們的敬重,在過去的年代裡,他/她們相當於現代所謂的上流社會群。


賽德克族語(alang)有部落、區域及邦國之意,因此賽德克族的部落並不一定是指單一的部落群體,而常常是由二個以上的子部落所形成,例如沿溪流兩旁的丘陵腹地或沿山稜兩邊的緩坡地,綿延1~3公里可能散佈著幾個部落,通常會以該地區最早開發之地名為區域名稱,但不一定是部落名稱;或以主部落名作為該地區的名稱,此時的部落名也代表著地區名稱。


強烈的「部落意識」是賽德克族傳統部落生活的核心,部落型態的組成基礎及部落族人的互動模式,都由部落意識的凝聚而形成。傳統部落的初始型態是建立在人與人的緊密關係之中,人與人的依存關係逐漸形成部落的集體意識,這樣的集體意識發展為強烈的部落意識(郭明正,2008



 


命名文化


賽德克族雖然屬父系社會,但很多現象卻顯示著賽德克族女男平等的平權社會,例如賽德克族人的傳統名字,在子女與父母連名的族規GayaWaya)中,可「子父連名或子母連名」亦可「女父連名或女母連名」。又若家中無男嗣則可招贅為婿。賽德克族的家庭結構看似男性作主,但在為新生子女命名時或在子女論婚嫁的場合,女性長者的意向往往凌駕於男性長者之上(沈明仁,1998


一般而言,賽德克族新生兒出生數天後,開始命名。命名大都是由家裡長者。小孩的名字依傳統命名法(Waya),即取祖先之名,本名後面要附加父親之名,而父死則附加母親之名。例如:Temu(本)basaw(父名)。名字取法的原則,長男用祖父之名,次男用曾祖父之名,參男用高祖父之名字。因為部落名字並非很多,因此會有許多同名同姓的人,為使親族將來不會混淆,一般家裡的長者會口述傳遞其子孫。但沒有文字的記載,一般宗親能口傳追溯到上四代就已經不容易(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賽德克族,2009



 





之二、電影導讀



關於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為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又分德克達雅群、道澤群和德路固群,過去他們被歸類於泰雅族中,只因兩族的文化相當接近,唯有語言不通而已。經過許多年的正名運動的努力,賽德克族終於在2008年成為第14個台灣政府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


傳統的賽德克族,遵守著Gaya(祖訓之意)的生活方式,並與大自然共生存,他們的主食為甘藷、芋頭和小米,肉食部份則以狩獵方式得來,主要有飛鼠,山羌和山豬等。在傳統服飾方面,則以長袖上衣為主,在打獵或耕作時,長袖可以禦寒並抵擋開路時的免於被植物割傷,質地為麻料,另搭配植物染料。傳統建築主要以有部落家屋、糧倉和望樓,住屋是半穴居式的木造形式,在建造時會先在預定地向下挖兩公尺深,接著在坑地上立柱蓋屋,而屋頂材料常以岩石板和白茅草建造而成。



賽德克族中最有特色的文化,就是紋面及出草。在賽德克族文化中紋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只有紋了面的人才可稱為成人。女人必須學會織布、男人則要獵回敵人的首級(出草)才有資格紋面。有紋面的人才等於已成年以及擁有民族的標記,也表示男人足以保護家園,女人可以持家,而沒有紋面的人則難以在族群立足。他們認為有紋面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族語稱為「賽德克巴萊」,也只有賽德克巴萊死後才能穿越彩虹橋,到達祖先居住的祖靈之地,而祖先也會以臉上的紋面與自己的子孫相認,因此紋面有認祖歸宗之意。
另外,出草是男性尊嚴的象徵,身為賽德克族的男性都必須經歷獵敵人首級(出草)的過程,藉此表現自己英勇可靠能捍衛家園,族語稱出草為「mgaya」,意為「執行道德」。然而,並非每次出草都會成功,有時在獵取對方首級過程中,也會被敵人所殺,因此,出草為一件極重要之事。而在族人的祭祀典禮中,敵人的首級是對祖靈最崇敬的祭品,甚至還可為族人祈福和治病。所以,在出草回來後,獵頭者會將其首級清洗乾淨,並且為人頭吃飯喝酒抽菸,表示對敵人的尊敬。


然而,在日本政府入侵霧社地區取用大自然資源時,逼迫賽德克族男性放棄狩獵轉而搬運木材;女性則放棄編織衣裳,改為日人幫傭,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被勒令不准紋面,失去民族圖騰的賽德克族,迫使莫那·魯道最後覺得要為尊嚴而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關於賽德克族起源的傳說,他們認為人類是由一顆奇怪的、半石半木的樹神中誕生出來的,也因此,在霧社事件發生時,許多婦女為了讓家裡的男性專心出戰,而集體上吊於樹林自殺,試圖回歸一開始族群人類誕生的地方。



 


 


霧社事件始末
1895
年甲午戰爭日本戰勝,順利取得垂涎已久的台灣島。可是當日本人真正登陸台灣時,卻感到非常失望,衛生條件奇差、醫療設施沒有、交通也很不便利,比起已經現代化的日本國,台灣可謂是蠻荒之地。
日本人發現如果要認真建設台灣,肯定是個超級大錢坑,因此出現「台灣賣卻論」,打算把台灣給賣了。後來考慮到台灣的戰略位置,以及蘊含的林木礦產資源,只好『含淚砸錢』經營台灣。
「霧社事件」發生於1930年,距離滿清割讓台灣已經3535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嬰兒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繁衍第二代。台灣在日本有心經營下,已經累積不少建設成果,島民的民生環境大有改善,可是異族統治下專權控制的不公卻更甚以往。
『在日本人統治下生活不好嗎?』『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這一年已是民國19年,中國大陸內戰未休,發生「中原大戰」,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聯合發起,挑戰蔣中正中央政府的內戰。戰事蔓延河南、河北、山東、兩湖,雙方投入兵力超過一百三十萬,傷亡在三十萬以上。賽德克族長久以來在深山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清朝政府來台開墾與高山族的相處之道一直以「井水不犯河水」處之,然而到了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政府則決定要深入中央山脈取得廣大的森林資源,為從高山族賴以生存的腹地取得資源,而強硬執行「理蕃計劃」,頑強的賽德克族則是此計劃的最大目標,凡是不肯歸順日本政府者,就會遭到不人道的討伐,因此剛開始開墾時,遭受到原住民強烈的抗爭!然而,即便再強悍的賽德克族人仍不敵日本西化的現代武力,最終只好順從投降。當時的賽德克族的馬赫坡社頭目為莫那·魯道的父親,就是在反抗日軍中戰死的,此時日本勢力侵入霧社,奪得主導權。
當莫那·魯道接下馬赫坡社頭目時,日本政府的「理蕃計劃」改採安撫政策,試圖拉攏各部落頭目,以便治民。甚至,還招待頭目們參觀日本,與其說是招待及參觀,不如說是展現自己的軍力以達到恐嚇的效果,希望原住民可以知道自己勢力單薄,不敢再向日本政府造次。
但是,莫那·魯道不因此受到威嚇,反而還在19201925年發動兩次抗日活動,不過都因機密洩露,而未能成功。當時採取安撫政策的日本人未施予懲罰,反而還兩度釋放莫那·魯道,經過這兩次的經驗也讓他更加謹慎,表面展現對日警順從,不敢隨意反抗。日本人逐漸在霧社設立警察課分室、郵局和學校等等建設,而霧社地區也成了當時的模範蕃區代表。甚至,日本人還培養資質優異的賽德克人,進行文化殖民,使之完全日化,花岡一郎和二郎就是日化的代表。
當時,日本政府命令原住民男性必須入山搬運林木以便建設之用,並且不允許原住民使用他們原始的方法,即用拖運和推丟的方式順應鬆軟的地形,反而強迫他們使用抬運的方式以保持木頭的原貌,因此,工作過程中許多族人常被日人毆打,甚至還因為砍伐不當造成五個正在工作的原住民被壓死,埋下抗日的種子。


另外,根據日方於1930107日的記錄,莫那·魯道長子達多·莫那在一場族人的囍宴中,見到剛好路過的吉村日警,興高采烈地拉著他要一同喝酒慶祝,沒想到吉村卻嫌棄達多手髒並以警棍毆打達多,引起在場族人憤怒而群起圍毆吉村。
此次事件,驅使比荷·瓦利斯和比荷·沙波的策劃抗日活動,並且遊說莫那·魯道參加,沉寂數十年的莫那·魯道在「延續族群」和「為尊嚴反擊」之間思考許久,最後決定,要用鮮血洗盡靈魂來捍衛尊嚴,冀望死後還能回歸祖靈之家的彩虹橋頂端,並且率領有六社族人共四百多人加入此役。



每年1027日都會舉辦霧社蕃童公學校和日人小學校的聯合運動,是山區大事,又逢台灣神社祭的前一天,也是日本人所謂的「宵祭」,是個盛大的祭典。因此,除了原住民、平地人之外,前往湊熱鬧的日本人比以往還多,所以,大家決定選定這天在校園一舉消滅日本人。到了當天,抗日族人於清晨開始行動,莫那·魯道策劃了消滅外圍,孤立據點的戰略,將霧社四周具有武力的駐在所先攻破,然後再全力攻擊霧社


起義族人先將有武力和年輕力壯的日警引出會場,一一包夾殺害,接著,以槍鳴作為暗號,躲於四周的族人伴隨的吶喊聲,包圍會場進行廝殺。同時,埋伏於霧社街上的壯年隊也出動進攻,整個霧社已被抗日烈火所吞沒,族人見到日本人更是一率格殺勿論,並且還破壞日警的通訊線路。這天,賽德克族可以說完全光復霧社,也是台灣抗日史上殺日人最多的一次,史稱「霧社事件」。


霧社地區日人幾乎全滅消息傳出,日本政府積極派兵出戰,然而,因為不熟悉地形而陷入苦戰,最後,日方想到奇招,找來與莫那·魯道敵對的族群道澤群,利用族群關係矛盾的弱點,利用道澤群族人成為「以蕃制蕃」的一顆重要棋子,同時,日方又輔以現代化武器攻擊,一一消滅抗日族人。戰爭過程中,不願死於日人手下的族人,有些選擇自殺方式了結生命,包括事件領導者莫那·魯道也在深山中開槍自盡。


二次大戰結束,台灣歸還中華民國政府,為感念賽德克族至死不屈的氣節,以及紀念他們英勇事蹟,在霧社地區修墓建碑,使得事件過了許多年後,抗日族人的靈魂得以翻身安息,並受到後人所崇敬。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維爾(左)與布羅茨基



















他震驚的是,那位真正觸到他痛處的對手過世了,而那場論爭再也無從繼續了……




布羅茨基曾質疑哈維爾的見解









《哈維爾︰一個簡單的複雜人》書影。
(圖/新銳文創提供)
文字有時真的奇妙。如果說布羅茨基(Josef Brodsky)是一位深諳人性的思想家詩人,善以犀利的思想力量,密集地將他的質疑擲向對手。而哈維爾(Vclav Havel,1936年10月5日–)則好用他低調的老練和哲人般四兩撥千金般的不疾不徐從容應答。所以,他們的文字一旦碰撞,擦出火花,不僅精采,而且發人深省。


1994年2月17日,美國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雙周刊《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上,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籍前蘇聯流亡詩人約瑟夫‧布羅茨基針對哈維爾在1993年5月27日的《紐約書評》上發表的、原為哈維爾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授予其總統勳章時發表的演說〈後共產主義的噩夢〉(The Post-Communist Nightmare)一文,寫了一封很長的公開信,質疑作為總統的哈維爾在這篇演講中提出的許多見解。為此,哈維爾寫了回覆的公開信,並在信中邀請布羅茨基經由直接見面,深入探討。


這是一場發人深省的思想論戰,兩位既有深厚的歐洲文明背景,又有共產主義制度下牢獄經驗的作家,通過文字一來一往,其涉及的問題不僅深刻,而且讓我難以忘懷。


 


震驚「對手」竟已過世








 

 


 


1999年夏天,我到作為總統府的布拉格城堡拜訪哈維爾,在訪談時,我特別詢問哈維爾,在他們當年那場公開論爭後,他是否和布羅茨基見了面,並一起坐下來深入探討過他們顯然有著明顯分歧的觀點。哈維爾沉吟了一下,告訴我,他還沒有機會和布羅茨基見面交談。看得出來,他對我會關注那場論爭頗感訝異。



「可是,布羅茨基已經過世了。」我說。


「什麼!他已經去世了?真的嗎?」哈維爾一下子愣在那裡,他驚呆了。


「由於心臟病突發,他已於1996年元月在紐約去世了……」我說。


交談在一瞬間凝固了,我那句未說完的話,似乎也僵立在空氣中。哈維爾睜大眼睛望著我,瞳孔一動不動,透著一種複雜、讓我難以看透的神態。我也愣在那裡,我和他都被震驚了,但原因各不相同。


他震驚的是,那位真正觸到他痛處的對手過世了,而那場論爭再也無從繼續了。


我震驚的是,布羅茨基已經逝世兩年九個月了,哈維爾竟不知!難道因貴為總統,他不僅遠離文學世界,甚至連如此重大的國際文學「事件」也無從獲知了?


我看著哈維爾,哈維爾則看著正緊張地不知怎麼應付「老闆」的兩位助理,哈維爾的目光嚴峻,顯然,他對助手們未能及時告知布羅茨基逝世的消息頗為惱火。可這兩位只知道政治世界的助理,一臉窘困,面面相覷,因為他們不僅不知道布羅茨基是誰,甚至搞不清楚「老闆」究竟和布羅茨基發生了什麼!在那已然僵住的氛圍中,哈維爾不得不用捷克語向他們解釋我們這一對話的來龍去脈。我看出哈維爾的窘迫,我不僅觸及了一個敏感、微妙的話題,而且將一個噩耗帶給了他。


我知道,哈維爾這些年病得很重,多次和死神擦身而過。就是在此刻,在他見我之時,我面對的仍是一位大病初癒、面龐浮腫、透著疲憊的哈維爾。


從1989年底到1999年那十年,哈維爾所經歷的幾乎都是政治。1996年一月,他那位深受人民愛戴的妻子奧爾嘉(Olga Splichalov, 1933-1996)因患癌症逝世了。同時,他還要和他的政治對手、前總理克勞斯進行對於捷克未來的重大辯論。也許,他真的無暇關注文學世界裡發生的一切。況且,奧爾嘉竟是和布羅茨基同年同月過世的。


布羅茨基將詩視為人類良知最後的庇蔭


布羅茨基是一位真正的文學天才,他在十四歲那年就厭倦了制式化的學校教育,從中學退學,之後便再也沒有去上學讀書。他是一位天性驕傲、專和統治者作對的倔頭。他痛恨謊言,也好修理世上那些自以為是的得勢者。他對文學有著絕對的標準,並將詩視為人類良知最後的庇蔭。他早年的詩作哀婉,孤立卓絕,沒有一絲雜音。1996年一月的某個深夜,他因心臟病突發,在已定居近二十年的紐約布魯克林區逝世。那一年,他才五十六歲。


布羅茨基逝世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哀悼這位前蘇聯流亡詩人的唁電中,稱他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是繼普希金之後最偉大的俄羅斯詩人。」他稱前蘇聯共產黨政府將布羅茨基驅離祖國是「俄羅斯永遠的羞恥」。


避開你是因為「不方便」還是瞧不起?


在〈後共產主義的噩夢〉這篇演說一開頭,哈維爾說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小故事,他說:「記得曾有一段時間,我的朋友和故舊總會在街上避開我,雖然我自己從未那樣想過,但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把我看成他們的良心,如果停下來和我交談,就會感到不得不為自己沒有去反抗那個政權而道歉,要嘛,就要向我解釋為什麼他們沒有那樣去做,抑或是以宣稱反抗無論如何也無濟於事來為自己辯護。對警察可能跟蹤我的恐懼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另一個原因,和我交談會使他們的處境變得複雜。與其如此,不如就不走近我。這樣既可以省去不愉快的對話,同時也避免了可能隨之而來的迫害。


「簡單地說,我成了這些朋友的一種不方便,而對於不便最好避開為是。幾十年來,民主世界最主要的噩夢是共產主義。在共產主義雪崩般坍塌三年後的今天,另一個噩夢──後共產主義──似乎已取而代之……」


正是這個小故事,和哈維爾推導出來的結論,觸動了敏銳的布羅茨基,看得出來,布羅茨基已對哈維爾關注多年,他讀出了這篇演講裡有著某種政治家或政客慣用的、帶著取悅大眾味道的「寬宏大量」。布羅茨基當即寫下一封洋洋灑灑、誠懇但不乏譏誚的公開信,那是一封不僅寫給總統,也是寫給作家同行,甚至是寫給同在極權制度下坐牢的獄友哈維爾的信,布羅茨基寫道:「在我看來,總統先生,你那出名的禮貌,在這裡,似乎沒有為你的事後聰明帶來多少益處,你真的敢肯定人們當時迴避你,僅僅是因為出於尷尬和擔憂──潛在的迫害,而不是因為他們想到那個制度表面上的穩定而瞧不起你?你真的敢肯定他們之中沒有人把你當成一個被監視的、厄運將臨的人,在這樣一個人身上浪費太多時間是愚蠢的嗎?……難道你沒有想像過他們在黃昏時分對他們的妻子說:『我今天在街上看到哈維爾。這下夠他受的了。』抑或,難道是我誤解了捷克人的個性?」


哈維爾一讀到《紐約書評》轉寄來的布羅茨基的公開信後,立即在《紐約書評》上向布羅茨基回覆了一封短信,信中亦不乏反唇相譏。他說:「由於你的道德力量和才能,你和其他相對來說僅僅是一小批的作家,接下了俄羅斯十九世紀偉大詩人、小說家和評論家,以及少數幾個不可壓抑的藝術家的工作。你嚮往自由,而且你贏得了。當你的親密或疏遠的朋友看到你為那種勝利付出代價而離開他們走向監獄,他們很有可能會說,他們一點也沒有感到正處於自由所帶來的不方便和危險中。說不定他們還由此而獲得了某種見不得人的滿足哩。」


哈維爾跟我在關於他和布羅茨基論戰這個話題上的交談是這樣結束的,哈維爾告訴我:「其中有討論到本質意義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可是那次的討論並不成功,混亂了,我不把它當作我思想和著作中輝煌的部分。」


一個能量的噴泉,誠實的噴泉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布拉格夏末,我和哈維爾交談時涉及的範圍廣泛。他像是一位和藹的長者,我感受著他的靦腆、輕鬆和幽默感,也看到了他獲知布羅茨基逝世後的震驚和困惑。當然,他那敏感、深思熟慮的政治家式反應,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理解哈維爾的遺憾,我從他們的討論中深受啟發,並由此引發了更多的思考。我相信,作為總統的哈維爾和作為劇作家、作為一個異議分子的哈維爾之間差異頗大。對於怎樣看待人、人心和人性?作為作家的布羅茨基和已是總統的哈維爾看待問題的視角顯然不同。哈維爾本不是一個喜歡取悅大眾的人,但哈維爾寫這篇演講時面對的恰恰是大眾,正如布羅茨基在公開信中所說:「有些事是隨著講壇而來的,不過我們應該抵制它……」作為總統的哈維爾顯然不可能將捷克人在專制時代的墮落毫不留情地予以揭示。更不可能不留情面地用文字「拷問」那些當年躲著他的老熟人或認得他的布拉格市民。


而布羅茨基不是這樣,他昂著頭、目光犀利,甚至目中無人。但他無的是平庸,是那些缺乏節制、文字氾濫的作家,以及取悅大眾的政客。多年來,我始終無法忘記他的那句名言︰「時間只能使邪惡升值。」就像1998年秋天,愛爾蘭詩人、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謝默斯‧奚尼(Seamus Heaney)對我談起布羅茨基時令我動容的說法:「我真的很懷念他。當你在約瑟夫‧布羅茨基面前,首先你感到你是在接近一個能量的噴泉,其次是一個誠實的噴泉。他從不害怕講真話。但你也是在一個傲慢的噴泉邊,但這不要緊,沒什麼。」


哈維爾並未喪失反省的能力


哈維爾戲劇性的一生確是傳奇。他成名頗早,三十多歲便已是獲得歐美戲劇界注目的捷克劇作家。1977年,他參與起草了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也受到舉世注目的捷克人權文獻《七七憲章》,並成為此一人權運動的發言人。他飽受共產黨政權的懲罰和摧殘,曾多次入獄。1989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他領導了捷克斯洛伐克那場迫使共產黨交出政權、溫和如「天鵝絨」般的革命,在近百萬人民聚集在布拉格的溫斯萊斯廣場,在漫天飛舞的大雪中高喊︰「還給我們吧!政府」、「共產黨,下台」的呼聲中,在近百萬人民的歡呼和叫喊:「哈維爾,哈維爾」、「哈維爾,當選」、「哈維爾,總統」中當選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總統及後來的捷克共和國總統。所以,他在西方世界曾有著英雄、聖徒般的光環,被自己反諷地形容為︰「一個奉善良之命的男孩,以頭部撞擊一座被邪惡之王居住的城堡,直至城牆倒塌,他自己即成了國王,進而英明統治了許多年。」的神話。


哈維爾尚未昏庸,也未喪失自我反省的能力。總統卸任前,哈維爾在紐約市立大學學生中心發表演說〈政治,再見!〉,他清醒地告訴世人:「這一切其實是命運對我投下的殘酷陷阱。因為,我的確是在一夜之間被彈進神話世界,然後,在接下來回到地上的幾年中,更清楚了解到神話只是人類現實的投射,以及世界的構造絕對不像神話那樣。於是,在從未嘗試成為神話國王,並發現自己確實在歷史的意外中被逼上這個位置之餘,我並未能免於從令人興奮的革命世界摔落到官僚例行公事的痛苦。」


對於善好沉思的人,這一直指人心和人性的筆戰彌足珍貴。而且意猶未盡,可隨著布羅茨基的逝去,已成永遠的遺憾。



●本文收錄於近日由新銳文創出版的貝嶺新書《哈維爾︰一個簡單的複雜人》。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在六月中旬,奶奶過世的前一星期,埔里基督教醫院PLCH的「長照」看護阿姨說她的兒子參與魏德盛導演「賽德克.巴萊」電影的演出,語氣裡帶有驕傲,不時與兒子討論預售票的購買情形,似乎有一種氣氛正朝某種情感「集結」,果然蔚為一股風潮。


從看護阿姨的口中了解演員對魏導打從心底的佩服,與拍攝過程中一一克服困難之後所生的情感。彷彿他們都是歷史中的人物,用表演這個形式,讓自己,讓全民了解祖靈的精神。


多年前,我參加公所的活動,聚餐時每人獲贈一枚面額20元的多角型紀念幣,銅金色的圖案正面是莫那魯道的浮雕。國家是用這種方式紀念這歷史鏡頭的,魏導可能也有這枚硬幣,他以一個同樣是外族人的眼光,卻看到不同的風景。他具有某種並非直視的穿透力,運用拍電影的才華與功力,偕同素人演員們,召喚所有生靈,一步一印地朝向他更大包容力的夢想前進。


埔里僅有的一家二輪片戲院,在街上許多店面張貼9月9日太陽旗,9月2?日彩虹橋的廣告,不禁令人產生疑惑,難道山明戲院在為了這部片也要變成首輪電影院了?!這真是教人訝異的現象。


埔里盆地居住著不同族群的人,包括閩南人、客家人、平埔族人和原住民(主要為泰雅、賽德克和布農族),平日放眼望去,你看不出他們的個別差異,人們的生活中也聽不到關於不同族群的討論,但是文化的力量,卻默默在延續、成長、蘊釀--藉由魏導的夢,以大眾習慣的表達型式(電影),如愛蘭蓮蕉井裡的泉水般匯聚,情感逐漸發酵,在作品正式上映之前,就讓我們聞到酒香了。


ps.以上打字,將腦海流動的想法直接從指尖輸出,未曾修改。


 


 


以下節錄今日新聞稿供參--


破影史紀錄!全台超過9成戲院將同步放映「賽德克‧巴萊」


 之一、

2011/09/05 11:46 江昭倫



力挺國片「賽德克‧巴萊」成了全民運動!電影公司5日表示,全台超過9成戲院將同步放映魏德聖執導的新片「賽德克‧巴萊」,這個數字打破台灣影史紀錄,即使是好萊塢強片都從來沒有在台灣有享受過如此尊榮待遇,堪稱另類台灣榮耀!



魏德聖導演執導的國片「賽德克‧巴萊」上集「太陽旗」即將在9月9日上映,這部描寫霧社事件的史詩電影獲得全台灣各界全力相挺,不僅企業包場踴躍,電影預售票也已經衝破新台幣4,200萬。



不只如此,電影公司透露,全台灣共有67家、將近9成9的戲院將同步放映「賽德克巴萊」,光是拷貝支數就多達358支,超越「變形金剛3」,也創下台灣戲院史上放映家數及拷貝數最多紀錄,表達力挺「賽德克‧巴萊」態度。



近日,「賽德克‧巴萊」在國內外首映會與試片都獲得極大迴響與好評,監製吳宇森盛讚魏德聖拍出了台灣被忽略的一段重要歷史,即使本身不是原住民,卻可以真實拍攝原住民的感受,相當不容易。吳宇森說:『(原音)看得出一個導演,他能夠拍出一個不是我們所熟悉的語言,還有那些演員不是我們一般所看到的一些所謂明星或是大牌,他做為一個不是同一個文化背景、不是同一個種族的一個導演來講呢,他所拍出來的東西你不會感覺到好像一個外國人在拍一個外國故事,而是你看了以後你會覺得,這個導演好像在講他心裡面的故事。』



魏德聖強調,他並不是要拍一部仇恨的故事,而是從一個「信仰」角度去看過去這段歷史。他說:『(原音)一個信仰彩虹的族群跟一個信仰太陽的族群,他們在台灣的山區裡遭遇了,他們彼此為了彼此的信仰而戰,但是他們忘記了他們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魏德聖說,這不是一部為了爭取身體自由的傳統電影,而是一部為了爭取靈魂自由的英雄主義電影,希望讓大家看到不同文化衝擊下,屬於原住民的勇士驕傲。


之二、


眼淚與鮮血 場記訴《賽德克》幕後心酸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綜合報導】在尖石上奔跑摔傷、被山豬攻擊血流如注,這是《賽德克‧巴萊》幕後工作人員拍攝時的驚悚過程,卻鮮為人知。在昨晚的首映會上,電影公司特別請來場記和側記分享幕後甘苦,並提到最後一場戲中,工作人員受山豬攻擊造成臉部動脈撕裂的慘痛記憶,在場人士無不動容。



昨晚《賽德克‧巴萊》在凱道風光首映,現場冠蓋雲集,但一反官員和名導率先致詞的規矩,改由場記和側記朗讀殺青日的工作日誌,句句寫實,道出這部鉅片背後的辛酸血淚。



「歷經240個工作天,遭受許多質疑與不相信,闖過一個又一個差點走不出來的難關,9月4日晚上10點,我們臉上映著拍CG素材藍幕反照的光,在陰陰綠綠的阿榮片廠攝影棚內,大喊「殺青了!」。短短幾句,場記在首映會中用感性口吻將劇組期待殺青的心情,寫實地描述出來。



「然而,殺青後的現場氣氛有些詭譎,公司沒有開香檳或任何慶祝儀式,因為不久前,當大伙將山豬安置在藍幕圍欄時,安全組魏大哥竟被山豬反咬,血流如注,現場一片緊急,送醫後不久得知,因為咬斷神經,幾個小時後,得進手術房開刀。」



「10個月的酸甜苦辣,三言兩語也說不完。記者會上的風光、歡笑背後,是多少人的眼淚、鮮血;在充滿咬人貓、利刺黃藤、尖銳碎石、毒蛇的草叢裡奔跑、摔跤;在公學校一片廝殺混仗當中,多少人重摔在沙石操場上,磨破四肢、手掌;在馬赫坡,在霧社街...」



念到此,場記的聲音已有些顫抖,在場人士也默然傾聽,成為首映會熱鬧氣氛下的唯一黯然,搭配一旁投影機播放的劇組側拍照片,彩色中帶著黑白,笑容中留著未乾的淚痕,也讓更多人看見華麗風光後的血淚交織。




圖:林口片場


之三、


填詞化身祖靈 魏導反思殺戮對的嗎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9/07 05:30 江芷稜/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江芷稜/台北報導】



導演史詩鉅作《賽德克.巴萊》,魏德聖煞費苦心,深入研究霧社事件,還自創歌詞,化身祖靈身分,搭配古調吟唱,反問原住民殺戮是對的嗎?充滿心疼憐憫,還原歷史時不忘反思屠殺意義,這點讓吳宇森佩服,稱讚他認真,對土地感情濃厚。



不走可憐路線



3年前《海角七號》發原聲帶,版權問題談不攏,作詞人嚴云農炮轟豐華唱片要求免付版稅,不過原聲帶大賣,雙方合作愉快,魏德聖日前上《張大春泡新聞》電台節目,暢談原聲帶的誕生就是豐華牽線,認識新加坡大師何國傑,創造史詩般壯闊配樂。



魏導說,今年2月找何合作,想以管弦樂表達電影情緒,但5月他到新加坡聽作品時愣住了,「不是我要的,兩人都僵在那裡。」在他眼裡,賽德克族透過屠殺化解仇恨,唯有跨過彩虹橋才能跟祖靈相聚勇士視死如歸,是豪邁浪漫的,「我不要淒美、悲壯的音樂,聽來太可憐,我要勇士踩踏土地的聲音。」對方想很久答應重做,1個月後符合他的需求。



他創作歌詞用祖靈方式說話,搭配霧社屠殺畫面,讓優美旋律減少恐懼感。



父子合唱噴淚



錄原聲帶時,他聽了兩、三首就受不住,「我不太敢聽,聽到莫那魯道父子合唱那段,不斷擦眼淚。」他說:「男人的浪漫是在現實生活冒險。女生比較屈服於生活現實面。雖然很多戰爭場面,但真正觸動人心的都是女人出場的時候。我看最後馬紅(莫那魯道之女,溫嵐飾)那場戲流淚,因為我了解她後來的遭遇,她老了常常哭泣、鬧自殺。」



 


之四、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洛杉磯5日專電)「賽德克.巴萊」旋風席捲全台,美國「好萊塢日報」也刊登專文介紹,盛讚導演魏德聖與演員的才華洋溢,尤其對賽德克婦女集體自縊的片段,更令人印象深刻。


好萊塢日報(The Hollywood Reporter)網站,以「台灣傳奇片述說原住民在1930年代日據時期,幾乎遭日本殖民者屠殺殆盡的真實故事」為題,撰文介紹「賽德克.巴萊」。



這篇文章是以在威尼斯影展上映的兩個半小時版「賽德克.巴萊」為評,文中一開始就強調,在觀看這部台灣鉅片時,會非常震撼。



文章指出,「賽德克.巴萊」講述1930年代台灣為日本殖民地,日軍幾乎將原住民屠殺殆盡的真實故事。而原住民在莫那魯道領導下反叛,劇中有一連串嚴厲的徒手戰鬥情景。



此外,文章也提到,雖然全劇幾乎充滿了屠殺的場景,劇中最能呈現導演魏德聖理念的一幕,卻是較安靜的:當賽德克族女人為了不成為丈夫戰士們的負擔,集體自縊,而日本與賽德克人聯姻家庭的死亡,也令人動容。



文章提到,全劇取景於如阿凡達般令人著迷的奇萊山雨林美景,有瀑布、彩虹、小徑、巨木等;同時還有不少令人眼睛一亮的精彩演出,例如扮演中年莫那魯道的林慶台以及扮演少年戰士的林源傑,而演員們的刺青、服飾與歌舞等,也都忠實地呈現歷史。



之五、


作家彭蕙仙在觀賞首映後便在部落格分享長篇心得。她表示,最令她感動的是莫那魯道和鐵木‧瓦力斯兩人在性格與行事上的舖陳。此外,魏導也充分展現對歷史的寬容,呈現不同人在面對不同處境時的難處,發人深省。


《九降風》與《星空》導演林書宇,昨晚也帶著《星空》小童星一起出席《賽》片首映會,他受訪時表示,魏導不妥協的意志力在本片表露無遺,深深震撼每一位電影工作者。他認為,在國片拍攝機制不健全的現今,能做出這樣的作品非常不容易,特別對幕後百位工作人員犧牲奉獻的精神深表感動。



林書宇還特別推崇魏導的收尾功力,他說,賽片除了場景浩大,叢林中的戰爭場面調度高超外,劇情累積的能量更是驚人。結尾在公學校裡的畫面「令人揪心」,他盛讚此片的演員功力和鏡頭語言沒話說,「讓人非常期待下集!」


影評人胡天蘭觀賞後也推崇備至,她說,這部片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素人演員都很用心,毫不匠氣,她特別稱讚少年莫那魯道表現感人。胡天蘭也指出,看此片時會不自覺與戲中人同仇敵愾、哀戚與共,她提醒想看《賽》片的民眾一定要記得帶手帕擦淚。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有到同學開的店剪髮了!


即便給我特別的折扣,也比別人貴。另外的原因是不順路,除非專程,否則很難有給同學剪髮的動機。


這回也許真是時候了,原來那家的設計師今天請假,難得出門今天一定要剪髮才行!


記得上回是去年,同學說景氣差,生意掉了好幾成,相較於今天在現場,看到還有陸續保持有兩、三個排隊等候的人,幾位設計師的手,沒有停下來過。


沒看到同學的兒子,原來是感冒請假,但他的老爸不相信這個理由(未出面請假而僅用電話或簡訊)。


……並且直言將來「一個子兒,都不會留給他」。


這句話來自對本身的自信心,和目前能力(成就)的表彰,因為他說小型美髮店一天要賺一萬元才算合格。但是同學可能忽略了每個小孩有個別差異,或者他其實知道,但苦無「因材施教」的方法,甚至對兒子有特定的期待,導致兒子的壓力大到無法發揮本身的特質。目前暫時只得步入周而復始的輪迴之中(比馬龍效應)繼續循環下去!(這只是我的假設)


同學的主觀意識很強,這也是他能獨當一面成為老闆的主因。所以我現在不方便提醒他這些,除非再更熟一些、或者在他內心對我產生高度肯定之時,才能使對談往更深靈性的方向去。


同學的手法俐落,完全不用推刀,僅用剪刀。見他此起彼落地,像極很有個性的俠士施展無影手,只在毛髮上做功夫,刀光閃閃竟絲毫不曾碰觸到我的頭皮!我能感覺得到,他這次要把我的頭髮剪得很短,我們事先都沒有溝通過,而這種長度,正好這也是我所希望的。


今天生意很好,沒辦法多聊,他很快就要忙下一位。



(*在此向讀者抱歉!幾經考慮,還是把照片貼上來好了,雖然不酷帥,但總算為這篇比較隨性的文章有比較誠意的交待。也許你會說,其實我們並不期待~哈哈)


臨行前,我特別走過去用哥兒們的表情致意,他眼睛看著示意我說:說真的,要常來。


煩惱絲落下的人神情顯得更加輕鬆淡然、這時不免也要語帶苦笑著答,好啦!……生活中還有許多點點在別離時來不及說。


其實甚於對髮型的喜好和對專業的信任,很想來,但基於經濟考量,等我成為大老闆時,一定每次都來。


我用心靈與之交流,但願他在無常的生命中,能常保自覺與安適。


我更希望剪髮不求人,學習一位曾經流浪到歐洲一年半載的朋友,經過幾次的練習,他能夠將自己頂上煩惱剪斷!


ps.同時他也是幾天前對我爽約的人。呵呵~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寶扇錦,是寶扇的突變種,這棵是白錦,另有黃錦品種。


種植二個月的寶扇錦終於長側芽了!




據聞,虎尾蘭與其他植物不同,它二十四小時釋放氧氣。


還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包括輻射線。




美國太空總署,有更多的研究資料可供參考!




適合室內外,造景、擺設、創造出具藝術性的健康生活!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食材----


1.南瓜去皮,慢磨冷榨成汁。


(有人喜歡把南瓜煮熟食用更有南瓜味)


2.雀巢奶粉、煉乳


3.冬瓜茶(這是重點配方,我選用的是「炎術」的冬瓜茶,南投埔里及台中的進化北路與崇德路一段交叉口有售)



作法----


一、將2材料混合適量開水,調製出偏濃的牛奶。或不加開水,直接調入冬瓜茶中,先製成冬瓜奶。


二、把1、2、3依個人口味,調製適當的比例,因為不加糖,所以甜味完全用冬瓜茶調味。


三、建議將南瓜汁的比例在1/3以上,其餘適量即可。




*這杯是生南瓜奶,你可以看到自然生成的泡沬多麼細緻可口!


應該是南瓜本身酵素的作用,營養滿分~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材處理----


1.選用無毒的檸檬2.5kg,冷壓後得1,500毫升原汁


2.去皮、切塊(橫切以利冷壓時出汁)


3.裝玻璃瓶,放冷藏或冷凍(冷凍時,果汁8分滿即可,保留結還膨脹的空間)


ps.檸檬渣可以拿來在晚間泡澡,有美白效果。(白天泡澡後如果皮膚會曬到太陽,則不宜使用。)


 


食用方法----


1.每日30~60毫升,相當於1~2顆檸檬,加冷開水稀釋,可添加蜂蜜調味更為可口!


2.若感冒時,可沖入熱開水,製作含天然抗生素的「檸檬熱飲」。(此時不宜加入蜂蜜)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朋友在MSN上的交談節錄,因涉及子不語的內容,故將之置放在本筆記的懸頁----


Antonio :


很想去看看你耶


希望你無恙


:


.有空來做客泡茶ㄚ.


我還好啦.我有佛菩薩垂憐.好幾次沒死成功呢...


Antonio :


還得留命利益他人呢


:


我有寫了幾篇小小心得呢.


Antonio :


願意分享嗎


:


我找一下


《急診室隨想》


前幾天.因為心臟宿疾,我進了急診室,醫師說有心臟血栓的危險,所以醫師的動作很快速


其實.這樣的不適.都快7~8年沒出現過.甚至.我都有點忘了這就快失去這身體的感覺了當時.心跳的非常快.直飆一分鐘180下以上.


當時,我的直覺反應,就是持咒,心跳就隨它去.心跳的越快.咒就持的越專心.把意念放在咒上.


把專注力放在頂輪,


我想著.如果真的走了.那就希望佛菩薩就帶我去西方世界吧.持著咒,雖然心仍忽快忽慢的暴走.但我覺得我漸漸的不感覺到痛苦,更甚.有一種很特別的幸福感,


我覺得.佛菩薩正垂憐這我.正看顧著我.


 


慢慢的.我的身體狀態平穩了下來.


我開始注意到其他的聲音.


發現.一直有嘟嘟嘟嘟.很不規律的聲音.


問了在身邊的小智.他說.那是我的心跳聲.


我忍不住.笑了出來.


 


 


我想到.又得到一次練習的機會.真好.可以跟身邊所有的朋友分享這樣的心得.


真好這是2月的事摟不過當然在持咒的過程所感受到的奇妙變化.因為筆墨難以形容.所以我就沒寫下


Antonio :


我了解


也許可以改變描述的「形式」可以幫助形容


:


.以後等我書念的多一點.能好好駕馭文字再說摟.


Antonio :


不用再念啦 只要多練即可


:


在來就是《開心旅程》了.


Antonio :



如人飲水


:


這趟「開心旅程」真是折磨,


在歷時6個半小時手術中,我一度覺得我就快堅持不下去了,


身上除了三個傷口處有施打表面麻醉外,其他我所有的知覺,都是清醒的,


包括管線在我身體流竄,從鼠蹊部,到上半身,到胸口,到心臟,


當中所有的過程,我都感覺到一清二楚,


當醫生開始手術時,先施藥,讓我心臟病發作,然後再來找問題點進行電燒,


心臟病發的感覺我很熟悉,電燒的感覺,真的是很妙,


當醫生說,放電的時候,我的心臟就開始傳來火在燒的疼痛,一次60,


我的心常忍不住的跟著數,因為,真的是非常的疼痛,


在一連串的心臟病發,與電燒之中,其實那樣的感覺是很痛苦的,


就在第二個問題點電燒完畢後,感覺醫生已經開始準備做手術的完結了,


沒想到,當一施藥時,我的心臟病又馬上發作,這時身邊的十多位醫生護士都有點慌了,他們沒想到,居然還有一個他們一直沒有檢查到的問題,


所以手術又從頭開始,和我同時推進手術房的病患,


在手術經驗1~2小時就完成了,但我卻整整開了6.5個小時才完成,還好,


大概是平時真的有點小用功,佛菩薩真的有在看顧,讓我平安的渡過,


雖然,手術快結束前,我已經有點昏迷,也看見眼前強烈的白光閃爍


,,我還是撐下來了.感謝佛菩薩慈悲,讓我能平安的完成這旅程,雖然痛苦,


但卻讓我對學佛的心,更加堅定.


 


Antonio :


恭喜你度過難關


 


延伸閱讀--



醫師誓詞.......


准許我進入醫業時:
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
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的顧念:
我將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秘密;
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
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
和病人間我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受胎時起;即使在威脅之
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
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約定。


-------------日內瓦宣言
世界醫學協會一九四八年日內瓦大會採用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終於買了MBT,它有以下的特點:


它的鞋底是弧形的,並不是平的
它是不平穩的,不是穩定的
它讓你的肌肉活動起來,而不是損害它
它對全身都有正面的影響,而不是僅僅只有雙腳


購買的原因是,我的右腳底部最近出現不明原因的微微痛感(足底筋膜炎?),所以意欲嘗試實驗穿著此鞋,是否將會改善它所聲稱的功能──MBT所設計的瑞士健體鞋鞋底成圓弧形,讓你行走在猶如沙灘般柔軟的地面。讓腳步處於不安定狀態,活化休眠狀態的肌肉,讓全身得到最好的肌肉訓練。


 



 


 


第1~2日,履於平地的經驗是:


馬賽感應器的部分,踩踏時猶如行走在紥實的草原上,減少地面對膝蓋的衝擊力。一般而言,由於彈性鞋底吸收了力量,通常會使行走更加費勁。但有後鞋底「平衡區域」點支撐身體的重量,這裡形成支點讓前進的力道得以順勢而省力,得以維持正常的行進速度。穿著二個小時後,已經適應且逐漸習慣,幾乎忘了它與一般鞋子有何不同。


 


第3日,穿上山去踏青的經驗:


柏油路面的坡度增加,因為鞋底前後不是平面的、左右不是堅硬的,致使身體某些區域為求平衡與正常的行進而用力,這種感覺,在石礫面的道路上尤其明顯,小腿不停地作小幅度的運動……我從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站立和走路的狀態,微感些許吃力,但還能接受。所以,建議在大強度活動前,有一段磨合的訓練期,將有助於穿著時的舒適度。亦即例如先穿著練習一個月肌力已受訓練之後,再到山上健行踏青應該就能完全習慣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託我從國外購買,可以節省200%的關稅。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爽約,我前天聽到的被動式語態。


  這是與朋友交遊過程記憶中的第二回,首次是S說要去東部旅遊,順延過一次後來還是臨時解約了,給的理由是要和弟弟去。當時我已向公司請好假,後來變卦但我仍維持請假狀態,為了就是讓他人對我的言行有安定的印象。


  電影《非誠勿擾2》上映,我遭逢的爽約經驗,也有了續集。


  Y說要來找我,且預示了當天要上班,會很晚才到。於是我利用週休的時間,打掃房舍,準備接待事宜(包括早、晚餐及次日行程安排),而且婉拒W姊到北部參訪的邀請,只因與朋友的約定在先,希望朋友來訪過程中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卻未料,天空有不測的風雲。


  是日及至下午七時許,Y來電說他睡過頭了,時間已經太晚「應該」沒車了吧!我說一定有(心想公車最晚班次在凌晨),但他仍然意欲消極,逕自取消了約定。頓時澆熄我正燃燒著的熱情,就像阿妹《好膽你就來》歌詞中唱的「心情三溫暖」一樣。因為理由是睡過頭,太晚,與前一天的預示內容產生明顯的矛盾。


 



 


  我的意識可以不辨善惡好壞地看待此事,可外表神情難掩失望。其他關係難免受到影響(包括錯過大姊北上的邀約),不禁思索這是否為現今社會的常態?若然,似乎不該反應過度才是。為求客觀印證所作抽樣調查,問過兩位學識程度與Y相當,且跟我談得來的朋友,他們跟別人約見,有沒有爽約的經驗?設若臨時不想去了怎麼辦?


  H說他沒有發生過這類事情,但對別人的爽約行為,他會原諒對方,安靜地放著,不會向他表示什麼,但以後將這個人擺到最後的順序。


  留學英國個性不拘小節的X說他不曾爽約,如果事出突然,定會在前一天、事先通知對方……。


  當參考了別人的面對的心態之後,沉澱出屬於我自己的體會與作為。怎麼也想不透,Y會以這種理由爽約?這是印象中的她不會有的舉措,彷彿不是我所認識的這個人了,也許其背後有著未說出口的原因吧!可是提出不克前來的朋友,電話裡仍然談笑如常,字句之間的來處,卻升起一縷未解的疑雲。究竟是內因(例如個性)還是外因呢?此時如果我不趕緊危機處理,為彼此關係做點什麼本份的事,此後唯恐內心的疙瘩仍在,友誼的實質內涵必定隨著時間而發生莫名的變化。


  我想試圖與對方溝通(提供事件進展的出口),又希望能避免對方以為我在怪罪於她的情況下(維護保持)創造轉寰的空間,讓朋友了解此事件對彼此友誼可能造成的影響,於是傳一封簡訊給Y


 


送走了客人。果醬也已完成,一公升果汁濃縮成相當於五百克的體積。你終究沒來,著實令人感到失望,有關招待的準備都失效了呵剛剛才說人生無常。一個人恬靜的夜晚,在蛙鳴聲聲的空隙間,尋找,你改變初衷的另外原因。微笑吧,男孩!


 


  然後在空間中安靜、放下、沉澱、而後安適。從對方的反應來了解彼此。


  反觀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我若失約,應該要勇敢地向對方道歉,事後並作適度的補償(其實是彌補自己歉咎的內心)。但長輩賢者說過,所有道理只能用來要求自己,對於別人加諸在我身上的行為,則練習完全地包容和接受,還諸初衷、止於至善。我願記得那些年輕歲月時閱讀對子夏向同學司馬牛所言「君子四海之內皆兄弟」所生的感動情懷,不管雲會變成雨點,不管人會忘記諾言,世事遷流依舊善變,總是要在內心保持日常生活中對真理的實踐。


  方才發現屋外的斑葉嘉寶果,又被長輩噴除草劑死了,已經提到多次了卻還持續發生、台大醫院傳出嚴重的醫療疏失……,感謝這些事件的觸發,讓我認識自己,並更確認要往哪個方向前進。Thank you my friend for Who I am.


  所以我說,爽約並不奇怪,牠只是一隻特別的鴿子,牠愛玩且喜好自由,於是身上容易沾染美麗且不透明的顏色,外面風雨逆流使牠飛不高,暫時失去了方向。只要試著調整觀看的方式和行動的角度,雨水將會洗淨羽翼恢復屬於信鴿的潔白,俟疑雲過去風雨稍歇、氣流回穩的時候,意志將翻山越嶺,渡過寒潭而不留影,自然依循本能的嚮往,回到誠意所建造的房舍。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


1.木片


2.陶器


3.書法


4.植物(茶花、姑婆芋、或其他適合水耕者)


 


我發現茶花瓣的保濕效果很好,即使花朵凋謝成褐色了都還能維持原來的形狀(類似乾燥花的效果)


所以應該適合當切花!這品種是「天鵝湖」。


將現有的材料,組合成迎賓小物,當出入這道門時,光看到「多福」的字,內心無形中會覺得有珍惜所有的平安。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嘗試睡蓮盆植,增加幾朵水芙容增添動態的美感……


那日竟開展出全粉紅色的葉片,令人驚艷!


忍不住拍下它的姿態以為留念。




花朵也很美!多麼有層次的顏色啊~




據說出現「黑白郎君」的機率非常少,那麼我是幸運兒!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