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叄、惕吾記 (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Ubud  

《水田映像》

Ubud回台之後十天,那裡市街上林立的商店、海灘的人群和傳統舞蹈,都已被城市的車潮沖淡逐漸遺忘,腦海裡只有留存涼涼的風、山稜草徑和水田映像。

 

   我記得非常清楚,在烏布(Ubud)鄉間,愈往水田前進,人就愈回到從前兒時情景。距離老家那棵梅樹不遠的地方,有一方梯田,兩三戶人家,還有很多青蛙。土地公廟在田中央,伯公住在裡面,這裡的居民都是這樣稱呼祂的,而他們直接叫喚我的名字,聲音很親切好像認識了很久了一樣,儘管事隔多年早已忘記叔公嬸婆長輩們的臉孔,至今每每回想起這些山居影像,包括汗水滴落田裡的聲音,總教人感到心安。

 

   奶奶不只一次提到,說我小時候很可愛,朋友們都覺得她的孫子很「緣投」,長大後娶媳婦不用錢……。果然外型這件事跟胖瘦一樣,小時侯帥不是帥!不過,鄰居們在稻田間的身影和伯公一起合力看顧這方水土的情懷──春天來了就後退耕耘,秋日將盡則前進收穫;下雨了田雞樂,出日頭鳶飛揚……,在大自然裡成長變遷的人類文明,總是以心跳的速度訴說著什麼?

 

正當我感覺美好的時候,地震轉瞬將少年梯田歸於荒蕪,那時外婆還來不及向我告別,翌日的夕陽仍無事地照耀青草無限美好,狀似她只是向遠方旅行。我以為親人隨著那些年的天災地變後就從此消失不見,卻沒意料到長者的身影和昨日的歡聲笑語,就在今天Ubud的山徑和水田的浮光中與長大後的我,經常讓別人覺得不帥但還很投緣的壯年人,再度相逢。

 

 

 

 

Ubud  3141294082957 

Ubud

3141295841626

 

3141294817898

 

3141295211181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4 Tue 2014 23:43
  • 明歌

  

昨天在LINE的家庭群組中討論看護(外勞)在合約裡的工作項目,不包括接送小孩回家安親的問題。結果小弟的反應相當奇特,問我是不是「吃味」了?實在不明白合約內容與吃味的關連,於是查字典那是嫉妒之意。這樣就更令人不解了。

小弟說因為外勞看護問他,是不是因為你拿家裡很多錢(財產),哥哥姊姊不喜歡你?

 

實在好氣又好笑地,此時想起已故父母親的身影,夾雜著淡淡的哀傷。

就這樣你來我往的講了很多,但雙方始終沒有達成理解。

 

只記得自己說過下列一段話來結束好不容易的對談:

「那是你自己覺得我們一定不會喜歡你。你的自我認知出了問題。

別武裝自己!要相信我們是來幫助你的……

每個人的天賦、特質,本來不同。但每個人仍能成就『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是無常的,沒有什麼事能永久完美的。所以我只是努力做好所能(本份),失去了也不會執著跟惋惜。

我和你姊姊、姑姑,其實都願意協助你,能成就比現在更好的你。

但是,也請你放下面子和自尊,不要猜疑,放心、寬心地來開創美好的生活吧!

人生是很深奧的,你愈害怕失去的東西,抓得更緊就愈得不到、愈不快樂。

可是,只要用對了『心』,一旦突我執的雲層,竟能『不求自得』。共勉之。」

 

現在看來上述的用詞有點八股,此情此景卻因此讓我想起有好幾次休假回家,晚間走在投147的過程,總覺得好像能從暗處素馨的氣息,尋嗅往昔父母長輩們,數十年前的血汗心路,就在這同一條道上,感受那曾經發生過的時光。

 

1437

 

 

遂將《月光媽媽》(http://youtu.be/1BmZN5c2kkI)的旋律,填上符合自己心境的歌詞(只是草稿)。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歌。

 

 

 

《明歌》

靜夜蕭颯  秋風吹來了吧

腳下是您曾走過的路啊

許我身體  留下記憶形象

還有月光  繫念我們老家

 

父親太陽  春天要走了嗎?

故鄉的風有您未完的話

指我方向  陌生城市徬徨

當您下山  孩子一夕長大

 

PaPa sunlight MaMa moonlight

 

弟弟雄辯哥哥不解  太陽一直溫暖

妹妹猶疑姊姊決絕  月光一直召喚

爸爸太陽  爸爸太陽

你不要太武裝  或許只是害怕世界荒涼

媽媽月光  媽媽月光

我依然心善良

深深記念著當時的  深深記念著最初的模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景象──那麼遠,又這麼近的故鄉。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餅,還少2魚。
華人思想中的太極兩儀與五行,能生生不息的概念,頗與聖經(六:1–15)裡五餅二魚那源源不絕的食物,剛好餵飽五千男人加上婦女和孩童的故事,有類似之處.五行由兩儀所生,有其前後邏輯關係,不知西方思想中的的五、二之間是否也有這樣的概念?

 

5餅2魚  

 

假日搭客運回來後,最後一班公車22:10分已經下班了,只好走路回家。
中正路大多數店面已打佯,有的是吃宵夜的地方還人聲鼎沸著,這時間總有教人不忍看、不忍聽的角落。

包括我接下來遇見的人事物。


走在無燈光的騎樓下,母女3人(身邊跟著國小學童、一手抱著嬰幼兒)向路人兜售餅乾。
我回過頭去買了5小包平常不會主動購買的零食,只聽這位媽媽說:你會賺大錢之類的話……。


如果人們只為了才花50元做點小事,就妄想一本萬利的滋潤自己,這發心也太貪婪了吧!我不忍再聽見這類恭維的話語,更不忍母女做點小生意而向陌生路人透漏自身的卑微。

 

「五餅二魚原本是一個孩童的食物。」(9節)

 

於是慎重地看著眼前的媽媽說:請不要說賺大錢,我只希望您們平安。
離開騎樓,其實並不確知他們是否真的處境堪憐,雖然社會上仍然存在許多假相,但至少飄流在這夜夜空裡我能問問自己,剛才的付出與祝福是否還保持著真心?!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32015033899   

 

多年之後,再見老朋友的午后時光,是一種翻攪和沈澱的過程。

來車站接我時看到,從BMW到現今的奧迪,身上的LVBurberry依舊,他還是少不了將名牌帶著走,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樣誇耀,忽然內歛了。

原來是經過了世事的洗禮,他總是帶著反省向上前行的心。

 

我也還是穿著普通的衣著和他交誼。 

聽他的故事,如黑膠唱片般娓娓道來,首先是冰島樂團的無人聲沈澱,再來換成爵士慵懶地訴說從前,到了近期,他為情消瘦竟從福態變成型男!這時老唱機傳來現代的歌謠Someone Like You.

(音樂網址:http://youtu.be/ut6S_iLUudU

 

1532015215427

 

與朋友交談的是他的傷感,不知為何?時空交錯如鏡,使我想起那些發生在我身上的類似情景,謝謝那些喜歡過我的人,也謝謝有些至今讓我不明所以的人。

種種愛,有時候天長地久,有時卻是刻骨銘心。

每個人先天的喉嚨結構和後天技術不同,但也因此各有特色,只要不斷練習熟悉與修正,都能完整地唱出獨一無二的,動人心弦的人生之歌。

:「沒有什麼需要比較的,不必擔憂或掛心,遺憾與錯誤都是記憶編織而成,誰會知道他是如此交雜甜美而苦澀的滋味呢?」

心境跟Adele不同的是,我會說:Forget me,Please.

 

歌曲尚未結束,生命還有很多疑惑。

我最感謝的是為我無私付出真心、布施血肉,我親愛的父母。

但是不知道現在,您們在何方?

 

1532014514379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渠江薄片鍛泥壺.jpg  

這裡是我的「羅漢床」塌,也是個人試茶席,以及書桌之—。
睡覺、打坐、讀書和喝茶成為生活的經常態樣。


當你看到雷射標時期(80年代)的鍛泥壼便能猜到,今天準備喝尚未稱得上陳年的黑茶(2010渠江薄片),此器與其他紫砂壼一樣具有雙氣孔結構,能有效降低茶湯的澀味和刺激感。
*第一泡50ml醒茶10秒,之後各以80ml沖泡6~8秒(如是四次即可,不必貪多)即時倒出,將所有茶共約300~400ml混合著飲用。觀察茶渣,已然褪味。

如果為了好喝,不妨降低水溫沖泡能改善口感,但我為了所謂的療效,例如黑麴菌在消化系統的作用,則以滾燙沸水淋漓之。
即便如此,還是感覺到茶水微微地回甘後留在口腔中持續性的刺激,似不宜多飲,正如Boss HO專業建議,再儲放個幾年後才會更溫和好喝!


春天來臨,茶席的花兒迸發開了!今年比較特別,因為我將悄然離開這裡到北面去,每次階段性的變遷似乎有著兩種存在狀態同步進行著。

不禁想起見某法師昔日告別大眾前說過一席話,用我自己的話語解讀意喻為:「鐵打的道場居住著流水的僧眾。」他隨時轉身迎向都會喧籟的季風,我心常在祖師東來面壁寂靜的山洞。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與一位朋友談他所感受到的特定事件中的苦樂。

於是建議他「觀照」──

23:10 Anto 你可嘗試觀照這種感覺

23:10 明 如何觀照?

23:12 Anto 無需壓抑,也不要助長,只是清清楚楚地 看著它的起和落。

(其實不太確定他是否能了解我所表達的,但如果解說太多,唯恐反而使他往字義裡推敲,失去了直截的本能的覺知能力。)

23:14 Anto 初始輔以默念佛號來取代妄念

23:14 Anto 默念時,似乎耳根也清清楚楚地聽見自己(《楞嚴經》中記載的方法)

23:15 Anto (當然,你念出聲音也是可以的)

23:26 明 了解

…… 

 

然後互道晚安。

今早他傳來訊息,說他做一場這樣的夢:

 

昨晚,夢中有個任務,要把盆子中的錯雜著的古樹、和粗竹分開,讓他們有個好空間,繼續生長。

 

我用手將粗竹,從古樹旁撥正,心想,糟、這麼大的樹,上頭定會住著蛇,果不其然,剛想到這個念頭,蛇就從天而降。

 

下意識的二手伸出要擋,害怕著;但心中想到您分享的觀照(啊知怎會突然冒出來你的思維)

 

於是畫面重新來到蛇要落下、讓我害怕的那一幕,邊默念阿彌陀佛,邊想著牠為何要落下(就是因為我搖的)、邊想為何我會害怕?

 

漸漸,恐懼不再

 

 

繼續 睡……。

 

我的直覺應該無誤,從他許多事情細微處的反應(思惟邏輯)看來,

朋友具有天生的良善根器。

我喜歡像這樣,與朋友談一些有意思的生活經驗,藉以印證自己所想,修正所作。

  1356611225992.jpg

*圖中是我用平板所拍攝的,早晨七時許,在前往奧萬大的途中。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有一把木梳,

當時依其型制功能,在握柄處篆刻了"惕吾離垢"四字。

惕字從心,隱含日月之明,吾是勘破我執恢復真如的重心,離垢是實無所離的境地。

 

6.jpg 1384086990494.jpg
藉由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將心安住。

時時惕厲自己保持在如法的狀態。所謂自然離垢,正也是菩薩第二地的名稱(好像是)離垢地。
又有古德云:朝有諫臣,如髮有梳。所以這是一把諫梳。

耙疏非自性的迷亂情事,理緒煩惱,安定此刻眠中。一朝醒來,解開見、思二惑,住於實相,無所住於非相。或坐或立,或言或閑,行有戒香。

就讓使用木梳這件事,變得具有意義。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80441302449.jpg

*那天,我和一隻名叫多明哥的狐狸狗在這裡散步,而他的主人還在博物館裡看展覽。

 

我: 你如何觀照?

陳行者: 我只是觀察我的情緒,身體、信念。

    

我: 你確實是很有善根!

陳行者: 這跟我以前做的,有很大的差距。我讀《當尚遇到鑽石》時,誤以為任何念頭,都不能有,所以我之前都用壓抑的。但開始用「觀照」後……

 

我: (並不是任何念頭都不能有)

陳行者:我對自己的批判減少了,我過去錯很大。

 

我:那你觀照過程 有什麼呢 發生了什麼事?

陳行者: 一開始觀照時,當下的妄想、情緒,會消失。但是,在精神很差,或是很想睡時,觀照變得很難。人感覺很累時,要「正念分明」很難。

而且我們通常不是偏向壓抑的性格就是「過於」發洩,如果沒注意到這點,壓抑的人會連自己在壓抑也沒發現,而誤以為自己在觀照。

至於衝動的人,在沒觀照前,就發脾氣了。

耳根最難觀照。

後來,我發現佛法說的都攝六根,其實目的是為了達到「靜心」或是「覺醒」

 

我:可以再進一步說明嗎?

陳行者:我是偏向壓抑的性格。當我在「觀照」時,當我生氣時,一開始,我會觀照。但是我覺得「我的身體」仍然在憤怒……,我感覺得到,所以我現在,當我生氣時,我會先讓怒氣「稍微發洩」,然後,我才「正式」觀照。

否則我會從「一開始」就在「壓抑」,因為我的想法和身體的模式「是舊的」,而我「觀照的能力」還很薄弱。

 

我: (天哪,你進步好多)

陳行者:呵,而且任何法門,不管是念佛、打坐、禱告、瑜加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靜心」

對了!

 

Antonio: 靜心是明心的過程,強說為目的應是明心見性。

陳行者: 對了!……「分別心」是我目前認為最難觀照的、放下的。明心見性,用靈修的說法是「覺醒」。

意識也是大腦的,任何包裝在自我身上的,都是大腦的……

 

我: 「我執」(意識作用)似乎就是人的原罪。

陳行者:是的,廣欽老和尚說:「我沒有要做什麼」。他其實要說的,是當我們達到「覺醒」時

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也暗示「覺醒」是「不作為的」。

我: 是的。

陳行者: 雖然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去達成,例如念佛,用念佛的念頭,取代妄念,但是廣欽老和尚也說……「智慧」是無形的,智慧來時,自己也不知道

 

我: 念佛本身也是妄念 但先暫時取代。

陳行者: 老和尚是說,「覺醒」是自然發生的。

二元性也是「大腦」的

 

我: 嗯 但先前也要努力修持 畢竟過去和現在的業力牽引也會讓我們看不到本心。

陳行者: 是的。我本來覺得因果法則是不公平的,因為過去世的我,不是今世的我可以選擇造惡或造善的。後來我想到因果法則的公平性,是在於「任何人」都要受到它的影響。

 

我: 平等性?

陳行者: 是的。

我沒有開悟,我只是明白「觀照」這個心靈技巧是有可能達到「覺醒」、「靜心」

我後來也很懊悔,你很早就跟我提過「觀照」。最近只是剛好發現無論基督教、佛教都是要讓人達到「覺醒」。廣欽老和尚用當時的人所聽得懂的語言,畢竟他說台語,所以當他說「無來無去沒歹誌」時,他已經盡力,把「覺醒」的真相,用語言來表達。就像佛陀開悟時,連續七天,不說任何一句話

因為「覺醒」是一種內心體驗,所以,對於不懂的人來說還是不懂,懂的人,就會懂。

 

我: 以心印心。

陳行者:是的。我甚至覺得,學佛的人,能時時刻刻「觀照」就很利害了。

我:沒錯!

 

陳行者: 對了,最近也發現心理諮商是很「危險」的。我大學時還很熱衷><

我: 怎說危險?

陳行者: 我還有一點點感慨。

因為諮商師如果沒有某種程度的「靜心」,他很容易被「來談者」的負面情緒搞到精神崩潰。

很感慨的是,很多學佛的人不了解「觀照」的意思。念了一輩子的佛、或是讀了佛書,做了很多功德…

…結果到離開世界前,連「覺醒」都沒達成。

 

我: 那樣的根本沒有「功德」但有福德;六祖惠能:「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陳行者: 西方的靈修也有提到「觀照」,禪宗講的「頓悟」,是立即性的「覺醒」。但就像廣老說的

這是自然發生的。

我: 嗯,我可能會說成:發生自然

陳行者: 也有道理

 

我: 自然發生也對,但會被一般人認為,不用修,就可以自然的覺醒。

陳行者: 哈 沒錯!但沒修,幾乎就不會發生。

那你在很累的情況下,要怎麼觀照呀?

我: 很累 還是休息,然後念佛。

陳行者:明白。我有時覺得連「開心」時,也要觀照很累。

我: 哈哈 觀照是輕鬆的……。

陳行者: 對呀,是沒錯。

       1380441343010.jpg

我: 嗯輕鬆可以看清事實

陳行者: 是的。這樣好像必須只要「醒著的時間」我都要觀照了。

我:隨喜你了。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黑吃斑鳩.jpg   原本是流浪狗的小黑Kulo因屢次咬傷人事件,長輩請村長找疾管局處的人前來處理。

第一次Kulo逃脫了,且項圈的零件故障,後來牠與別的大狗互咬,項圈即被咬斷……,一連幾次狀況的啟示,似乎顯示牠命不該絕,人類不應再捕捉牠了。

但抓狗大隊還是來了,用勒脖的粗暴方式成功捕捉了小黑,導致眼睛充血。

第二天,跟兩三位朋友講述這過程,著實令人不捨,人類把動物當作物品,而且還不是心愛的物品。

Ho老闆聽聞之後,立刻主動表示如果還找得回來的話,想要收養牠。

我考慮的層面很多,最終本於尊重保護生命的願望,把內心想到的許多困難都擠到後面去了……於是越過人情和山顛,展開了嘗試性的救援行動。

首先我鼓起勇氣詢問村長,他接到電話時的語氣,說明他只是執行公務,並給了我電話自己詢問。如是輾轉連絡遠在南投嶺興路的動物收容所,那端說的確有類似這樣的狗被抓進來,已經進入公告15日的流程中。若要領養,需備妥:1.身分證、2.節育證明、2.施打狂犬病日期和編號等證明(若無後兩者證明文件時,領養的費用比較高)。

幾位朋友聽說老闆的慈心善行,讚歎之餘不免開始擔心,他有地方養嗎?要養很久耶,有跟家人商量過了嗎?幾乎每個人都不看好養在他家的環境,我也開始有了些許心理的壓力,甚至也有人建議不如讓小狗回歸大自然野放山林,奔跑在陽光大地裡。

翌日,老闆賢伉儷遠從北部開車下來展開救狗行動!

其實還沒有適當的收養地點和設備,總之先救出再說……

只見仁兄仁姊們一派輕鬆地來了。

我們沒有讓老闆娘下車,深恐她會因一時不忍心想要收養所有的狗,於是小白、小黃、小花、小咖啡和小黑都有了,組成一支彩虹狗隊伍可以拍電影了。

黃醫師說:狗其實很簡單,也很容易滿足。沒有真正壞的狗,只因牠還沒有遇到對的主人。

狗兒經過久遠祖先演化的基因裡天生是愛人類的,所以不要隨意棄養牠們。

終於順利領回了小黑,並已植入晶片,完成寵物登記。

 小黑Kulo.jpg

後來,我們依更早之前的計畫行程去拜訪共同的朋友Su兄,他開了一座偌大修車廠,家人正好想一隻能看家的狗,便順此緣份寄養在他那邊觀察,對Kulo而言,至少比養在都會區還要更合適且快樂!如果因緣俱足也許能永久居留,以牠天生的忠心守護家園,巡狩屬於自己的土地。

Kulo是隻非常非常幸運的狗。

臨行前,飲罷生雞蛋牛奶,餞別了黑將軍。蹲下來撫摸小黑的額頭和下巴,牠咧嘴似笑,牙齒在逐漸暗下來的天色裡,像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指引著我們的良知向著前方逐漸冷涼的霧幕和明天純淨的黎明前行。

感謝這一切的巧妙,感謝朋友們、……感謝天~

回到家,在電腦上,剛好播出這首歌曲(可直接點入連結聆聽):

http://youtu.be/ZfHqLJwnfYs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
那仰望的人
心底的孤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记起
我同行
消失在里的身影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
和会流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
谎言去抱你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
.....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指引我靠近你

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否知道
那曾我同心的身影
如今在哪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否在意
是太先升起
是意外先來臨

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也不愿忘你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
谎言去拥抱你

我找不到存在的意
我迷失在黑夜
.....
夜空中最亮的星
照亮我前行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
和会流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
谎言去抱你

我找不到存在的意
我迷失在黑夜里
.....
夜空中最亮的星
照亮我前行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S的父母早逝祖母還健在,目前正面臨必須申請外籍看護工照顧長輩的狀況,經常對其他兄姊表示他生活壓力很大,要工作沒時間為理由鮮少回家鄉探視生病的長輩,也幾乎從不過問長輩的病情……久而久之讓人有消極、缺乏責任感的印象。客觀分析他的處境,長輩以財力資助讓他不用負擔房貸也無車貸,兩夫妻養一個幼稚園的小孩,這樣的經濟壓力已經讓他喘不過氣來了。於是告訴他朋友T的故事。

T是我國小同學,他是已離婚的更生人,獨力扶養三個國小學齡的女孩。他發現唯有反省過去、珍惜現在、踏實走向未來才有出路。小女兒雨晴問他:爸爸以前那麼壞為什麼現在不壞了?「因為妳們啊,所以爸爸愛妳!就像妳出生,爸爸意識到就在那個時刻起,一切終將雨過天晴……。所以雨晴成為妳的名字。」我看到眼前的同學,因為對宗教核心價值的理解,做由衷的皈依之後,產生莫名莊嚴的力量,支持他走過職場環境的不公平待遇和人們對更生人打從心底的畏懼與歧視、度過七天只喝白開水,將糧食留給女兒們、度過每一天自己的心理障礙,動心忍性地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並創造人間的溫情。

 

 

 

S聽到同學的故事之後,只是平淡地說,每個人的狀況不同,無法一概而論。

 

的確,就在此時,另一位朋友W的狀況,她面臨丈夫外遇的情境,經過兩年之後告訴我,她決定分居一陣子看看……。一個人照顧兩個國、高中小孩的生活,變成了「類單親」的生活模式。這些日子以來,她憤怒地發洩所有的情緒,用宗教的道德標準來攻擊先生的不軌行為,不論在誰的面前,都令男人為之難堪;另一方面卻又害怕失去先生的愛,總是不斷向男人詢問他的想法和「小三」的想法──無非是想知道他到底比較愛誰?但又不相信他的答案。每天不斷回憶對方說過的話,斷章取義式的只選擇負面的意思來再三刺傷自己的心……。面對問題變得不知所措,一面怨恨又一面自責的矛盾心理,態度搖擺、舉棋不定。分居這件事,動機只是為了讓男人去比較兩者的不同,希望對方能因此回心轉意。在理性的局外人看來,她深受打擊,嚴重缺乏自信。

 

 

 

從三位朋友的語意中,我讀到如下的訊息:

 

W:「他的行為讓我非常憤怒,難道我不可以生氣嗎?」──其實她想說的是責任不在我,是別人(外力)左右了我的情緒;

 

S總是抱怨:「我沒時間」──這表示:又是環境(外力)控制了我,讓我沒有選擇的機會;

 

W常常說:「我不得不如此。」──意思是,那是迫於他人的壓力,我無奈地選擇服從。

 

S面對別人對他的責難,最後表白說自己:「我就是這樣的人。」──其實是在說,我已經無法改變自己了。

 

語言會下意識地引導我們的思想,也會如實地反映一個人對環境的態度。與他們不同的T同學,總是在言語中表達出從自身去理解別人的世界,並賦予自己決定的權利。他喜歡這樣想:凡事有結果必有其原因,我必須坦然接受過去的因所造成現在的結果,同時重新再種下善的因,並努力栽培它,好在未來歡笑收穫。

 

他常常觀想若心中的神(佛菩薩)面臨同樣這件事時,祂們會怎麼想、怎樣做?將自己的身、語、意全然付託給心中最高的精神象徵,向上調整自己處事的心情,保持清淨的心來看待眼前的世界,活出自信。

 

他不僅看到過去的自己,原來像個刺蝟一樣,為了孩子的成長,現在必須懺悔前衍,更要力求改變!再不能只是活在自己的遭遇之中以為這就是全世界!學習從反省裡看到人事物的「相對關係」,感受人事物的運行軌跡,面對現在並預測未來可能的危機,事先避免問題的發生……。於是他能創造自己的奇蹟:戒毒、戒菸,甚至為了瞭解慈悲的真義,他不吃肉。

 

 

 

同樣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拿高尚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別人,或持清淨的規範來反省自己,兩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心境。如果S在聽到T朋友的故事時,能做正向的解讀:他的經濟壓力比我大很多,以更生人的條件尋找工作的機會遠不如一般人,他是如何突破這些現實情狀,而還能經營屬於自己的小小幸福呢?告訴自己:「我想要」去了解他的心路歷程、「我打算」獲取其中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可以」提升心理素質來承受壓力面對未來;同理言之,如果W姊也能對自己說:「我願意」停來看看先生外遇的因果關係,回顧現況歷史的軌跡,事實背後的來歷,是否自己也有部分責任?聽聽丈夫是否曾經對她表示需要做的什麼重要事項,一直被忽視?「我嘗試」以同理心來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宏觀地看待所有當事者(包括自己)的處境……,我們相信她應該比現在更能周延思考。

 

 

 

不同的因應態度,往往決定了事情發展的方向。一個人的思考方式,直接顯露成行為,而行為形成習慣,習慣造就個性,個性決定他的命運。所以,化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其意義不僅限於主動的心態形成的決定推動了事情的進展,同時意味著必須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在面對難題時,做有意識的、負責任的決擇,勇敢面對人生。

 

 

 

也許你會說,世間不是每件事都要自己來選擇,也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由自己來主導。所以,在選擇積極態度的同時,還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記得李開復先生常說過的那句話:

 

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也有人會說,你又不是我,一旦面臨不可改變的事情,我是如此感受到無可奈何的絕望與失落!

 

 

 

不禁使我想起一則真實故事:著名的心理學家維克托.弗蘭克,二次大戰其間他在納粹集中營裡經歷一段悲慘的歲月。有天他赤身獨處於囚室,忽然意識到一種全新的感受,這股超越肉體束縛之外的精神力量,即是人類的精神和獨立意志的力量!他將此感受命名為「人類終極的自由」。換句話說,具有獨立意志的人,對外界環境的任何刺激,可以自由選擇回應的方法。

 

 

 

或許有時感覺是那麼悲傷,歲月還有很深的迷惘,沒有人能告訴我們下一步要怎麼做比較好,也不無法事先知道未來還會有什麼難題。但只要確信人人內心在每個當下都有「自覺」存在的天賦(本能)。……行筆至此,我迫切地想要分享前述弗蘭克先生在獄中從自己身上總結出人類擁有的四大天賦:一.價值觀:能指明方向;二、想像力:能超出現實之外;三、有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惡;四、更有獨立意志:能夠不被外力影響,自覺行事。

 

 

 

    身為你們的朋友,我聽到你們的故事,也看到你們自己看不見的問題。如果原本不相關的人們願意放下「無明」和「我執」,走出習慣於自我的世界,譬如向專家諮詢機構請求協助,或透過共同信任的朋友,作正向縱橫的連結(觀點分享及資源共享等),應可在某種程度上彌補彼此的不足。其實可以從別人的身上獲得啟示,冾如我現在懇切所寫的文字、所說的話,嘗試著讓角落裡偶爾脆弱無助的心靈,自此關心的點(point)開始擴張形成支持的網絡。

 

 

 

 

 

 

 

  延伸閱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6/16/200521_135967452.shtml

 

 

文章標籤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讀到李開復先生講述的一則故事,使我精神為之振奮!

 

  弗蘭克原本是一位受佛洛伊德心理學派影響頗深的決定論心理學家,但在納粹進中營裡經歷了一段淒慘歲月後,有了新的領悟,開創獨具一格的心理學流派。

 

  弗蘭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於納粹魔掌,而他本人則在集中營裡受到嚴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獨處於囚室之中,突然有一種全新的感受

 

----也許.正是集中營裡的惡劣環境讓他猛然警醒:「即使是在極端惡劣的環境裡,人們也會擁有一種最後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即使是在極端痛苦、無助的時候,依然可以自行決定他的人生態度。在最為艱苦的歲月裡,弗蘭克選擇了積極向上光明的姿態活著。在獄中不斷磨鍊自己的意志,讓自己的心靈超越了牢籠的禁錮,在自由的天地裡任意馳騁。

 

  這令我馬上映照出腦海裡中華文化的思維底蘊做連結,這豈不就是「以覺為師」的實際例證?!

 

多麼美好啊!弗蘭克為我們昭示了人生的奧義。人類的身體可以受陷囹圄(又如原罪的概念),而我能自主的心,原本自由。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有感而發的內容,顯得語重心長。


  家中長輩年老生病為了申請外勞看護工的事,必須開家庭會議協調相關事宜。但兄弟的反應,不禁讓我想知道,到底是怎麼了?他怎麼會這樣想、卻那樣做呢?相同的語句,彼此之間的解讀歧異竟如此之大。


  回溯家庭教育的背景,影響人的一生甚鉅,父母過世得早,在人生重要時刻也無法為子女作主,家中尚有最高輩份的家長,他多年的態度,例如是否溺愛特定人、是否平等對待每個人……諸多因素,幾乎決定了未來事情的發展方向。君不見當今臺灣家庭,父子兄弟姊妹之間離心離德的情況,時有所聞。


 


  如果無法從家長這最有效而直接的高度去避免和解決家庭的問題,那麼子孫之間,要如何靠彼此的協調來尋求平衡呢?如果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應當如何善於自處?這時,若加進媳婦的想法,又會是怎樣複雜的局面!


  有很多家庭,其實內心有很多誤解,都是自己的個性習慣織苦難的故事而來的;一味地怪罪別人,是來自內心長不大的小孩,自私卻不自知地放肆過度自由的言行,像個刺蝟一樣動不動就對誰不滿,或是老是找凶手、抱持著受害者的心態,老是怨尤別人碰觸了他的傷口。


  家庭問題,還需要坦然面對(自己和至親心中其實也有邪惡面向)的勇氣,首先必須承認問題的存在,才會有轉機,否則只能維持表面的和諧,繼續度過無聊的人生。但在問題攤開之後,還需有相互尊重的成熟態度,家庭成員擁有身心成熟的要件,才能吸納各自不同的想法和意見,透過溝通協調,儘量去滿足多方的需求,解除他(她)各自心中的不安。


  切忌企圖改變他人的觀念和想法.這樣會沒完沒了,終究進入負面情緒的死胡同,仔細聽聽他講出來的言語,用傷害對方的方式,卻同時像是正在乞求別人憐憫。這種離題式的爭吵,虛耗了自己的精神和彼此的感情。意氣用事的結果,不僅擴大了問題的嚴重性,破壞力將無以回復,只被隱藏在心裡,為下一次再度發生的爭端埋下伏筆。


  或許你會問,此時又當如何?我對自己的建議是,走出不斷詢問「為什麼」或是「找凶手」的情境,改問「是什麼?」我不一定要知道久遠以前的答案,但是我需要解決眼前的疑惑。


 


  我們的內在有太多考量了!總是希望能面面俱到,但這種想法往往也是無法處理周延的原因。不如回歸念頭和舉措的「事實狀態」,用光明的胸懷來面對陰暗的行為,以練習不帶價值判斷(是非善惡好壞)的態度,才能直指人心幽暗的角落。山重水複疑無解,放下纏腳的草續前行,風向谷裡吹,柳還暗,荊棘已開出花朵。


 



 


  最後我在LINE上用淺白的話告訴兄弟:


 


等你自己回復平靜,睡前再看看上面的對話吧。


我也希望你比我快樂。


我現在感到滿足。你說你能比我更快樂是好事。


只是你現在,要學會觀看自己。


說話與行事,就像是開車一樣,同時要在意路上所有人的動線。因為我們不是只有自己在走,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快樂是打從內心快樂起來的。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同學消失了幾年後,為什麼突然出現?他說因為想我。哈哈哈


  原來是伯父往生了,往返苗栗與南投,就過來看看老朋友。


  單親爸爸帶幾個孩子著實不易,奮鬥了幾年比較穩定了才來找我們。


  他其實並不知道我在家,就像我也曾經刻意路過他的住處,卻空盪盪的只有落葉的痕跡,然而他比我幸運的是,不必自己面對空曠,然後轉身暗暗祝福著對方。


 


  與同學聊天獲益良多,這些日子以來,從事過廣播,現在是餐飲。他學什麼像什麼(英語、客語、廣播、餐飲…)他總看得出一家公司的循環,大循環裡有小循環……預測組織的發展。我一直覺得他是有慧根的人,聊談之間,總帶給我許多啟示。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專注於朝向靈性的道路上邁進……會是什麼景象?


  隔天我竟也在設施栽培觀摩的農場,遇到昔日當兵的同事,冾巧他和同學同一姓氏。暌違了二十年,他怎麼認得出我呢?最近人際往來流動的軌道,讓我幾度參加同學相會的場面,教我必須靜下心來觀察因緣裡的喻意。


 


  同學帶來幾包茶葉,不是條索,也不是球狀,而是一片片的樹葉態樣。開袋時有奶味的香氣(但有時裝袋本身也可能有這種氣味),沖泡時香氣不明顯,飲用時何老闆(這樣稱呼比較大氣)說這好像大吉嶺紅茶的味道,老闆娘認為基本茶質不錯,而我自己覺得有淡淡的回甘滋味,惟稍微「青」了些,如果能再發酵多一些應該會更好。(同學說去年那一批顏色比較紅)


  喝下茶湯沒多久去吃了晚餐,經過三、四小時候,口裡竟還留有淡淡的甘香餘韻,這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飲用過程像是修身養性的氛圍,沒有過多的造作,沒有濃烈的滋味,有些微的小缺失,需要朋友提點,容日後體悟了清明的意念。深根的茶樹,隱約的氣質徐徐在舌間綻放,眼神流轉出一抺嫩青色的微笑。咖啡因,此時是否默默作用,猶如何老闆說的,隨著自體的節奏上升至百會泥丸宮頂呢?向晚的天色變化讓我回憶,他和她與他們的語意,都有值得我保持謙和並且好好學習之處,茶香讓我在所有相聚的言談離散之後,才感覺到友誼的芬芳。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歲末新時記》

遇見昔日PCH的同事月娥,聽她述說在我離開後這些日子的變化,說她準備離職…我不禁鼻痠噙淚。
原來她們過得並不快樂。
如果昨日重現時,是現在相對成熟的我,也許我會為了帶給大家一點點的快樂,而選擇繼續待下去不走。就像是組長玉里反問,如果我覺得她好,可不可以為她留下來?
我打從心底覺得她好,但終究沒有因此留下來。我若留下來,對她而言太沈重了,勢必她將更提早來上班,更晚下班……挑戰更多不可能的任務!身體勞頓,心靈不自由。所以我忍心轉身說再見。
如果當時透過她話語所請,我能看出大家將會有更快樂的工作環境,這意義何其重大!個人的一些小堅持又算得了什麼。
茶花在除夕盛開,土壤裡汲取ㄧ整年的養份,有些葉子提早離開了枝椏,化作春泥,反省後昇華為純潔花瓣圍繞著金黃色澤的心藥,還給新年的太陽,吸引人們的目光。
(•時間不早,先寫一篇就要好好睡覺了)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近來與你溝通,發現幾個語言邏輯和理路的問題,我懷疑是妳的「更年期」到了。……

 
一、不開冷氣,應該來自對土地和人的心意。
  昨天在MSN線上,你立刻就反應「不要開冷氣」!我在想是不是妳覺得冷氣比較耗電?結果妳說不是,而是環保的問題。但是,你要別人不開冷氣的時候,並未說明環保的理由。(要不然,大多數人聽到,會認為你是為了省電=省錢。)
  所以,接下來我跟你溝通,像這種情形,以後可以私下說,而不要在客人的面前說,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禮貌。
  不管客人們內心是否感到尷尬,是否在意,這都是我們當主人的,對待朋友的心意。
  我們不能說客人都不會在意這種要求,既然是客人,他們即便會感到悶熱,口裡也會說沒關係的,雖然別人「應該」不會在意,可是我們仍要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因此忽略了人際的圓融。
  我的溝通是從人際面切入的,而妳總是聚焦「在我家」、「我的堅持」,像在宣示房子的支配權,只要進入這個領城,就得聽從「我」的命令。
  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環保的實行有很多方式:不開冷氣、不用除草劑、不用塑膠帶、保護動植物、素食、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等等。然而這些行為,都是出自於對待人事物、對待土地大自然的愛。
  所以重點在「心」和「愛」,延伸出「尊重」的態度,從心出發,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從心的層面去影響比處處比自己當警察來要求別人更輕鬆。可以避免一些狀況,提倡保護動物的人,聲嘶力竭主張要平等地愛護生命,自己在家仍然是大吃雞豬魚肉一樣。尊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即使是對正當的事堅持,目的與手段之間要拿捏平衡,就像是我們會希望「不要用戰爭的方式,來維持和平」。不要開冷氣本身並非目的,原本來自對土地和人的心意,忽略對人心的呵護與善意。
 
二、日蓮聖人飲用恆河之流
  再來講的是宗教,創價學會的成員用的是與《妙法蓮華經》相關的法門吧!那麼,經典是  釋迦牟尼佛所說,佛陀為世人揭示生命的奧義,經由佛法通往幸福人生、離苦得樂,最終獲得證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境地。
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針對廣大眾生根性,煩惱,闡釋了許多法門,人類依照自己的程度和需求,選擇適合的法門修習。包括 日蓮聖人也是從 佛陀的教法中獲得覺悟的。世上依循經典教法的人很多,發展很多宗教,就像是恆河的分支不知凡幾?從這點看來,就像是來自相同發源地,一條源遠流長的法脈河流,經由歷代祖師的傳承到我們這裡來饒益眾生的身心,此萬殊歸一本也。既然大家都是 佛陀的弟子,理應相互尊重、互相幫助,禮讚彼此才是。
  只是宗教人事團體,為了組織的目的,發展一套專屬於自己的風格。優點是能集結眾力合作完成有益於人的事業,缺點是有時為鞏固勢力,在有意無意間排擠別人宗教(自讚毀他),無疑就是兄弟鬩牆了!甚至被政治利用成為統治的工具,此非  佛陀的本意。
       身處於    佛陀涅槃二千五百年後的我們,承接偉大的法脈之際,要如何才能飲用到清淨無染的水是不容易的。所以,除了修學組織團體所提供的功課之外,對於原始經典的閱讀,實在不可偏廢。只有從原典中,才能看到未經修飾的最初教義,長期培養與領悟,才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致走入於盲目跟從的情形。
  尤其後世的宗教,依循的是 佛陀經典,自然不應違背 佛陀本意才對。佛陀曾經告誡未來二千五百年後(鬥爭堅固時期)佛法的衰微,人們要靠什麼來分辨教義的真偽呢?祂老人家,提出了「三法印」來為眾生解惑。(三法印:http://blog.udn.com/arongshu9/2039293
  所以,任何教法當中,如果有講到「念佛不能往生」那就否定了 佛陀說的「淨土五經」(有五部講有關念佛的經典)和淨士宗歷代祖師的修行、如果提到只有某個法門才是唯一,無視於天人師(佛陀)所開示的諸多法門,這時也要注意這類說詞背後的用意;如果教義讓我們更執著「這是我的……」(三法印之一:諸法無我),那麼教義是需要反省的;如果團體指引我們向外追求永遠的事物(三法印之一:諸行無常),此非佛法,只是世間法而已,與一般社團無異;如果有人說他並沒有想要斷除煩惱(三法印之一:涅槃寂靜),契入證悟,那麼他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廣義的佛教徒,包括所有依循佛經內涵的宗教)。五祖弘忍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離開自己內在之中「心」的功課,則非佛法。
  時時使用 佛陀滅度前所留下來,能夠保護後世佛子的寶貴「三法印」。在準備接受新觀念之前,用來過濾飲用清淨的法水,隨時檢視自己身心的狀態,藉此發現狀況來調整身心靈。
  「三法印」是佛陀送給佛子的禮物,現在我將之轉送予妳。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tonio :


口號(和平…)仍然是有價值的,但有誰去問實際上要如何運用呢?方法是什麼?


加油!


回歸來說:如果我們真的瞭解、體認了那些上面所寫的「堂皇標語」,那麼不論我們看到、聽到什麼衝突,都應該能平心看待,內心沒有排斥感,而帶有對世事理解後的微笑。


 


mina (下午 18:21):


阿兄  其實 我很感謝 你們  我還有你們這些家人


mina (下午 18:22):


爺爺 姑姑  弟弟 ……  我每天都有祈求 大家身體健康 一家和樂  我會盡我的能力守護大家


mina (下午 18:23):


其實 你的心很柔軟   其實爺爺也是  嘴巴真的很壞而已


mina (下午 18:24):


我最最最感謝的人是爺爺 當然是說還活著的人來說


mina (下午 18:25):


原諒我 把它擺第一位  但相信我 家裡每個人我都很愛 (所以很愛回家打掃)


mina (下午 18:27):


雖然你說 有衝突 才能突顯問題  但聽到你們有衝突  我心裡是很不捨的  我兩邊都不捨!!  


下班囉 881


Antonio :


你說的我有感受到,只是人真的要面對問題,才不枉此生的意義。這是大家要練習的部分,包括爺爺本身也要學習,保護得太過,學不到東西,人生無常,生命是很現實的,像地震的發生,祂不會在意你是誰?年紀、職位、本身是否堅強等等,這就是老天的無私。


面對自己會不捨和難過的事情,是從事「心」的功課的時候,要把你所學的佛法用出來的時候了!


例如:我明知爺爺可能會在上戰場(談判)時砍我一刀,但是我為何還要這樣做呢?


妳有沒有看到我的用意。所謂的「明知」,那其實只是過去經驗所累積的刻板印象,可以幫助我們對未來事物發展的推論,但我面對的是自己的內在,不要被過去既定的事實形成執著(毋必,不要凡事以為必然!),而且那是過去的他,說不定現在不是了,我相信人有改變的能力,所以不惜風險再度嘗試。


結果卻不如預期,那麼這時,我就要回歸基本面,既然他無法知道別人的感受,我就得發出聲音讓對方知道,這時就是衝突的開始。也是彼此了解的開始。


小孩學步,要歷經很多次的跌倒,累積經驗才會成功。每個人的程度不同,有的靈性,學習尊重別人這件事,可能要學好幾世才能學到,所以啊,我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創造彼此的經驗,也許哪一天就真的成功,若這一世沒成功也已盡了心,其他的就看造化嘍。


妳可以觀想日蓮上人,如果是祂會用什麼心、態度和行為來看待這些呢?莫忘時時透過祂所留下的教法,把自己調整和祂一樣的狀態。


若妳祈求家人的健康與和樂,不如祈求自己早日證悟。因為妳沒有辦法替誰學習人生的功課,也沒有辦法替誰修行覺悟。惟有妳獲得了證悟,才有大能力解決所有一切的問題。不管是這一輩子,還是盡未來世,當妳脫離了見、思二惑的煩惱,升起妙智慧和永恒的慈悲,不假思索而自然從自性中流露,得以幫助所有過去、現在、未來時空中,一切跟妳有緣和無緣的人。此乃究竟根本。


修行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平等心、智慧行。


共勉~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長學弟給我的信件,後來他們成為結髮夫妻。


因學佛而親,大家像親兄弟姊妹一樣的生活著,但是人生無常變幻,他們同年同日在一陣搖晃裡不告而別,感謝他們向我們演說肉身凋零、靈性永恆的道理。



但屈指  西風幾時來


卻不道流年  暗中偷換


 


卷頭詞,那一年幫阿芬修改所謄的稿,《當時只道是尋常》於畢業前夕刊在學報裡,我將自己的名字寫在最後段落:秋移春來的懵懂歲月,就像那未乾的水泥地,不論一雙大腳丫,或是一隻小花貓,都會留下痕跡──或大、或小。讓我再細細看你四週遭每一張可人的臉龐(略)……還有那些男孩子……(略),還有……。這舉措就好像仰望著浮雲學會欣賞落日,相信她不會忘記我!今天藉由信件咀嚼過去的年輕歲月,總還是那麼青澀而可口!


 


有時,昔日跫跡也會被一通電話喚起。


      阿柱說輝哥的父母親週日午后去寺院還願,順道想看看大家……。啊,這天終於來了,民國八八年九月廾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發生大地震,輝哥和惠妹伉儷提前在人生路途中不告而別,彼此未說完的話,隨著土石瓦礫埋藏十幾年,心中那塊不忍碰觸的傷感,靜靜等待著重生的契機,許是現在。


憶及第一封收到長輩的回信,就是學長的父親。那些年,我才知道「世伯」兩字的意涵,因著學道之情的醞釀而親近。學長家,曾是我上下班的必經之地,愈不敢轉頭看,以往的景象卻愈發清晰。多次想停下來探望伯父母,又深怕老人家睹面傷情,畢竟我曾是他兒子和媳婦經常掛念的好朋友,有幾次經過時鼓起勇氣面向深處,屋舍掩門無人,機車飛快略過,但總是覺得好像有什麼,如青草蔓延擁來,輕輕攔阻我的去路還沒完全放開?


赴約之前,翻開櫃底蒙上了灰的信件,解開記憶裡的封印,試煉現在的自己,究竟是否已經學會看清楚情緒的起伏,原本不可遏止的快樂悲傷得以引流與舒緩。那麼,就讓我從學長的筆名讀起,他說寄塵,意思是「紅塵滾滾乃為吾寄予之地,但望眾生不為紅塵所困依舊清醒」。


以前的我們,學佛的初發心連自己都會感動,希望修持能明白本心,也期盼眾生亦能和我一樣見自本性。當時我們才剛成年,不經世事的憨直模樣其實帶點無知,但在某些方面,彷彿和大多數喜歡唱歌跳舞期盼交朋友的年輕人有著微小的不同。我喜歡那時候曾經在心底升起利他心願的自己,使我在成長過程中直到現在,存有「時時保持初衷」的生命意義。


「寄塵」裡的喻意,如果是學長的初發心愿,我要如何才能接續下去?正如同我從他手中接過社團負責人的重任一般,而今,只能從筆跡裡推測,你希望我跟伯父伯母說什麼呢?


 



 


世伯與伯母健朗依舊,學長的大哥以和煦的目光分別問候著每一個在場的人,從前幾乎未曾跟他正式談過話,此時竟感親切,互留電話號碼時我們都沒詢問對方名字的書寫方式,我甚至可以用直覺判斷他整理過輝哥所遺留的信件,大哥應該是在一片片散落又相關的泛黃葉脈裡認識了這位善良、慈悲、具有俠骨性情的學弟。他說,弟弟其實也沒認識多少人,為何有這麼多好友?而他自己馳聘職場結交多少名士,現在留下的卻寥寥無幾。年過五十才驚覺人事物消逝的好快,所要尋找的其實是一份真。他嚮往黃昏後、榕樹下和三五好友喝著小酒,領略晚風拂面的清涼。


晚餐敘舊時分,難得大家能侃侃而談,傾誠傾心的分享,已忘了餐廳快要打佯,我閱讀著眼前的長相、聲音、談話的手勢和節奏……彷彿昨日重現。真正的臉書(Facebook),在於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互動所產生心的連結;如果書字,看作是動詞,則是因感動而生的體會,所表達的進行式語態。


我終究沒跟伯父母談些什麼,當面對無常苦空的感觸,很多話這時候是說不出口的。感謝我們昔日的單純,持續給我們指引,才能在複雜多變的時局走到這裡,再度相聚。感謝我們依然願意繼續保持這樣的單純,雖然感恩的心,沒辦法留住人,卻能令傷感痊癒,教人在性情中帶著善念和包容,一起走向不可知,充滿許多可能且具力量的未來。


 


後記──


這幾天翻閱魚素往來的信件,溫習著人事物一如四季的變化,像樹葉般飄落,年輪底蘊記憶著曾經發生的冷熱故事,而樹皮只會愈來愈滄桑。每次對人生無常的感觸,都指向一個深處──回歸此時對法門功課的行持,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會變遷消失,只有內功的德行能生生世世長留。


感謝古聖先賢留下來的典範,感謝各位前賢的努力,教我知道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為歷經久遠劫的傳承法要,使我時時感覺到我並非獨自戰鬥。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的晚餐複製畫,拍攝於埔基醫院(PLCH)門診大廳。耶穌知道十二門徒之中有人會出賣他,有人會在天亮之前有三次不認他,覺悟的行者總是從容地飲下上帝賜予的苦酒(受難)。


 


手機鈴響,遠在屋子的另一端房間裡。我從容走向廊道暗處,開燈尋索,瑩幕亮起顯示熟悉的姓名,你來了!我在心裡說。


接聽傳來的聲音依舊,少了以往哥兒們習慣的玩笑語氣,相互問候著彼此的近況,他說他變成了「賽德克.巴萊」……。原來是騎單車上班途中摔傷,當時同事拿著攝影機拍他,揮手向鏡頭示意的同時,正值三叉路口的下坡路段,本能地按下手剎車,不料前輪鎖死,整個連人帶車翻覆,造成四肢及顏面擦傷,門牙斷裂半顆。如今已痊癒,留下色素沈澱,像極了原住民的「文面」。


這是一個月前的事了。才想起日前有一通他的未接來電,推算大約在他受傷的前後,難怪回覆簡訊之後杳無聲息的,大概當時只是為了跟我分享受傷的事。反省自己對L兄來電的回覆,往往在很多天之後,他們已經理解了我的習慣,朋友之間卻從未因此被怪罪。只因我都會認真地回簡訊,誠心地回電話。


記得我們曾經在睽違很久之後在公部門的二樓巧遇,當時有很多來申請的人穿梭其間,我坐在椅子上隔了三步之遙對他說:你來了。


「你也來了。」他說。兩人就這樣在吵雜的環境裡靜默許久。然後是他打破沈默跟我分享一則兩個老朋友在動亂的時代裡偶遇的故事。他們各自說了和剛才我們說過同樣的話,沈寂了很久之後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我問他對摔車此事的想法:「會不會有一絲絲怪罪幫你拍攝的同事?」


「不會啊,那是自己不小心的,而且他現在感到相當內疚……。」回答一如我所預期。


於是開玩笑說,哇……你有「不遷怒」(顏回,不遷怒、不貳過)的德行喔!人秉持著善念,難怪神明會保佑你大事化小,逢凶化吉。


 


這使我想起昔日章孝慈先生的故事。(註1)


從此顏面擦傷留下的黯沈色素可能陪伴著他度過一生。L繼續形容傷痕自眼角下方起始斜向下巴,活像是被「黥」的紋路。我連忙接話:是單側的嗎?這樣看起來線條很俐落且時尚!


如果傷痕每天被看到一次,也許能日日記取生命無常和新生的特質,由於希望減少同事的自責內疚,能讓自己外歛行持、內收氣質,破相明理、涵養品德,如此一來,轉念成了上帝對好朋友的紋身(註2),代表敬意和謙遜的榮耀。


 


 


註1:前東吳大學校長章孝慈曾在校內被學生玩打棒球擊中,一眼因而失明.


註2:保羅說︰「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使廿六19)。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特別想念母親,


乃至於利用出差的時間來寫部落格。


也許是生日與母親之間特別有某種感應力!


孩子與母親,有基因上的連結,感應絕非虛語。


記得小學時,我與媽媽兩人在外租屋,


心中擔心罹患肝病的母親,時時想著,


但想時沒有悲情。


幾日之後似產生穩固的連結,


只要媽媽有事,我在學校上課時,就會有某種感應。


(比按電鈴還迅速!)


即便在千里之遙,也能倏忽而至。


由此原理我能相信,所謂孩子修行,可以讓父母祖先沾光的說法。


那麼,只要一天從事傳承的功課,收束身心,像是與父母親問候相見了。


值此母難日當前,修持劫內尋路徑,念起真言歸佛令。


願天下父母親子,老安少懷常得安樂!


 


窗外 碎花布的她


提著仙草


自山巔腸徑上緩奔下來


像一條清澈小澗


輕輕勁流──洗滌童年足心


風吹杜鵑搖曳酒紅底心


生出歡喜姿態時


有沒有呼喚我啊!


因為那等在季節裡底冰瓣


有顆晶瑩底露珠


 


從秀禾的她到三十三年風木


我看見母親的青春


 


  從鄉間老家浴室的木製窗櫺望出去,穿過杜鵑、山茶、芭蕉、欖仁之後有一條小徑,我彷彿感覺得到母親生前的樣子、童年的我和還是少女的她的青春。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生之前,父親寫給母親的情書,她們深深相愛著……。



 


收信快樂


Maggic來電,詢問奶奶的紀念光碟後製完成時要用寄的,還是她親自送來?「我很喜歡去你們家」她是副總的助理,而禮儀師CYC也說過同樣的話。我說,不敢麻煩您,如果不影響您工作的話,竭誠歡迎!後來她說公司有事實在走不開,只得郵寄。光碟兩份,並檢還當時提供製作用的舊照片資料。一封信函代表一場向親人肉身告別的祭奠,結束了。


已然經過一年,我仍不敢開啟。為什麼不忍再觀看永別離的現場錄影。這就是人生的苦處,飲盡微醉難醒,愛緣不斷,又復受生。蔣先生說因為情愛繫縛,又重新得到一個身體。情愛有很多種,親情、友情和愛情等等,身體有更多樣貌,天道、阿修羅、人、畜生(胎卵濕化四生)。幸而佛法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法,但 世尊預示佛法也有滅度的一天,後後五百歲進入「鬥爭堅固」時期,據聞現存佛經典籍的消逝從《楞嚴經》開始。經典的逸失,可能並非在於找不到文字記載,而是手捧著智慧語言的人類,再也無人相信、更進而發出衷心的願望依經而行,人們再也看不懂經文意涵,從此輪迴不知歸期,直到彌勒菩薩降生人間才有機會不再為廣義的情感所困。


國小同學CCL邀請我去他家,原來是讓我看小學四年級時寄給他的信,他說睽違多年以後重讀童年時光,眼淚直流。這次我不能自主選擇是否開啟光陰的信封,隨著字句走入已經泛黃的記憶,我看見過去那位信中處處為同學著想的小孩,眼前流過溫熱的泉水,我喜歡那樣單純的心靈,好久不見!我還記得是你,小朋友你認得未來的我嗎?他的文字線條是認真的,洗滌撫觸著我身處在現今魚龍百變的社會裡逐漸世故的風塵的臉,今天慢慢恢復純粹的容顏。


信件有時用言語的型式發送,YWS說:「你喜歡我嗎?」聽到這裡,在眼神空白之地快速搜尋相關資訊(外在不差、心智尚待觀察、價值觀普通、互動尚可、誠懇度夠,欲求太多、年紀太小……排出適當順序),這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亨利先生所言的「有限理性」,從過去到現在的綜合判斷,回應出最合宜且符合前瞻性的答案。也許對方的意思是她喜歡我?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這封信從哪裡寄發出來的?太匆匆寄發的信紙往往忘了留地址,由於無法尋索來處,日後才會覺得人心善變。既然人心如此難測,凡事應該反求諸己,我必須時時知道自己的信,從何處寫就又寄往哪裡去?弘一大師(李叔同)說「文能感人」,大概是從「這箇」地方寄出的信才能一路保持溫暖地送達收件人。


喔,有的信沒有寫收件人。我跟某課長說其實自己一點都不眷戀這個職位,覺得她的工作反而比較單純……她聽了眼睛為之一亮,竟說要跟我互換,並一再確認我的意願。教人匪疑所思的是能夠以部換課嗎?而且我們彼此之間根本沒有人事權,閱讀著這段對話的訊息,竟感到一絲寒涼。但我總能看出她的特質,運用成為正面的力量,在安全地帶與人為善。


還有一種信,是顆墓地裡的石頭。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應該將這段放在筆記本「懸頁」。


十幾年前師兄的母親往生,請地理師尋找合適的墓地,原在甲地,但師兄覺得該地的位置令人感到不甚舒適,堅持另覓別地。就在距離甲地二公里之遙,前有良田如鏡,後靠青山蓊鬱,清風仙逸,正是此處。但地理師不肯,師兄說這是母親自己選的,不信你將羅盤拿來試試看,結果羅盤一動也不動地像是被釘死了,這才遂了往生者的願。


挖掘墓地過程,發現一顆不沾染泥土的石頭,形似陸龜甲殼、約莫雙手合掌大小,置放在掌心感覺到間歇的震動,據師兄說頂端有時浮現文字(後經了解先後浮現不同文字),眾人問師兄到底是哪些文字?微笑未答,也許是與在場大眾的因緣無關,為了避免大家執著和誤解,除非你自行去找其他看得到這類文字的人,才能解開謎底。但可能屆時已過了時機,例如石頭離開當地且時間久遠,至今已無感應。修養首重心念,改毛病去脾氣,而非依靠摸不著邊際的外力。


受到現代科學教育的我們,習慣排斥神秘的事物,但如果我們不能證明其中非真,就不能太主觀的認為它一定是虛假的。教科書上的邏輯,代表當代主政者對未來教育的形塑,請來賽先生指導學子,罷黜百家獨尊科學,然而君不見歷屆元首,哪一個身旁沒有演算時局變化的國師。記得過去曾經和一位醫學博士朋友辯論,我平靜地回答他的反駁:你可以認為岸邊的白楊樹是真實的,但是不能說水裡的白楊樹是虛幻的。


對我而言,信件的寄送需確認合於「本意」才能傳送,收到別人來信,也要適時回到「本處」去反應。猶如一國,明君在位才有良臣,若臣雖忠,然君不明,依舊不利於百姓。一身才華,像是擁有能力很好且又忠心耿耿的文武官員,如果我不能作主,交給長年生活在深宮內院的皇后去決策,以太強的自尊心處世,遷怒任性於民,則生靈塗炭矣。我的好朋友說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換言之,如果時時留心意念發出去之後,回到本處(《金剛經》:如是我聞……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復由衷感發一切相應的人事物,不辨對方從何處寄發的信函,皆收到非關善惡的深處,心存善念、感恩、懺悔和包容,收信時有著淡淡度過四季的輕安,這應該就是無疑的快樂(註1)。我預測此人,假以時日久久功純,發揮本性之良能,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這樣恆持守「信」的人於生死無懼!


 


Q.本意…比較能理解,但仍難掌握。


Q.但是,「本處」在哪裡?(歡迎討論!)


 


1:《金剛經》: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 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 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