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學弟給我的信件,後來他們成為結髮夫妻。


因學佛而親,大家像親兄弟姊妹一樣的生活著,但是人生無常變幻,他們同年同日在一陣搖晃裡不告而別,感謝他們向我們演說肉身凋零、靈性永恆的道理。



但屈指  西風幾時來


卻不道流年  暗中偷換


 


卷頭詞,那一年幫阿芬修改所謄的稿,《當時只道是尋常》於畢業前夕刊在學報裡,我將自己的名字寫在最後段落:秋移春來的懵懂歲月,就像那未乾的水泥地,不論一雙大腳丫,或是一隻小花貓,都會留下痕跡──或大、或小。讓我再細細看你四週遭每一張可人的臉龐(略)……還有那些男孩子……(略),還有……。這舉措就好像仰望著浮雲學會欣賞落日,相信她不會忘記我!今天藉由信件咀嚼過去的年輕歲月,總還是那麼青澀而可口!


 


有時,昔日跫跡也會被一通電話喚起。


      阿柱說輝哥的父母親週日午后去寺院還願,順道想看看大家……。啊,這天終於來了,民國八八年九月廾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發生大地震,輝哥和惠妹伉儷提前在人生路途中不告而別,彼此未說完的話,隨著土石瓦礫埋藏十幾年,心中那塊不忍碰觸的傷感,靜靜等待著重生的契機,許是現在。


憶及第一封收到長輩的回信,就是學長的父親。那些年,我才知道「世伯」兩字的意涵,因著學道之情的醞釀而親近。學長家,曾是我上下班的必經之地,愈不敢轉頭看,以往的景象卻愈發清晰。多次想停下來探望伯父母,又深怕老人家睹面傷情,畢竟我曾是他兒子和媳婦經常掛念的好朋友,有幾次經過時鼓起勇氣面向深處,屋舍掩門無人,機車飛快略過,但總是覺得好像有什麼,如青草蔓延擁來,輕輕攔阻我的去路還沒完全放開?


赴約之前,翻開櫃底蒙上了灰的信件,解開記憶裡的封印,試煉現在的自己,究竟是否已經學會看清楚情緒的起伏,原本不可遏止的快樂悲傷得以引流與舒緩。那麼,就讓我從學長的筆名讀起,他說寄塵,意思是「紅塵滾滾乃為吾寄予之地,但望眾生不為紅塵所困依舊清醒」。


以前的我們,學佛的初發心連自己都會感動,希望修持能明白本心,也期盼眾生亦能和我一樣見自本性。當時我們才剛成年,不經世事的憨直模樣其實帶點無知,但在某些方面,彷彿和大多數喜歡唱歌跳舞期盼交朋友的年輕人有著微小的不同。我喜歡那時候曾經在心底升起利他心願的自己,使我在成長過程中直到現在,存有「時時保持初衷」的生命意義。


「寄塵」裡的喻意,如果是學長的初發心愿,我要如何才能接續下去?正如同我從他手中接過社團負責人的重任一般,而今,只能從筆跡裡推測,你希望我跟伯父伯母說什麼呢?


 



 


世伯與伯母健朗依舊,學長的大哥以和煦的目光分別問候著每一個在場的人,從前幾乎未曾跟他正式談過話,此時竟感親切,互留電話號碼時我們都沒詢問對方名字的書寫方式,我甚至可以用直覺判斷他整理過輝哥所遺留的信件,大哥應該是在一片片散落又相關的泛黃葉脈裡認識了這位善良、慈悲、具有俠骨性情的學弟。他說,弟弟其實也沒認識多少人,為何有這麼多好友?而他自己馳聘職場結交多少名士,現在留下的卻寥寥無幾。年過五十才驚覺人事物消逝的好快,所要尋找的其實是一份真。他嚮往黃昏後、榕樹下和三五好友喝著小酒,領略晚風拂面的清涼。


晚餐敘舊時分,難得大家能侃侃而談,傾誠傾心的分享,已忘了餐廳快要打佯,我閱讀著眼前的長相、聲音、談話的手勢和節奏……彷彿昨日重現。真正的臉書(Facebook),在於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互動所產生心的連結;如果書字,看作是動詞,則是因感動而生的體會,所表達的進行式語態。


我終究沒跟伯父母談些什麼,當面對無常苦空的感觸,很多話這時候是說不出口的。感謝我們昔日的單純,持續給我們指引,才能在複雜多變的時局走到這裡,再度相聚。感謝我們依然願意繼續保持這樣的單純,雖然感恩的心,沒辦法留住人,卻能令傷感痊癒,教人在性情中帶著善念和包容,一起走向不可知,充滿許多可能且具力量的未來。


 


後記──


這幾天翻閱魚素往來的信件,溫習著人事物一如四季的變化,像樹葉般飄落,年輪底蘊記憶著曾經發生的冷熱故事,而樹皮只會愈來愈滄桑。每次對人生無常的感觸,都指向一個深處──回歸此時對法門功課的行持,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會變遷消失,只有內功的德行能生生世世長留。


感謝古聖先賢留下來的典範,感謝各位前賢的努力,教我知道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為歷經久遠劫的傳承法要,使我時時感覺到我並非獨自戰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