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上山.愛


口裡說喜歡,而愛是行出來的。


愛上山的人,一再而再,因為嚮往……


移動腳步,便可能從此走進了夢想。


 


行遠之前,在山下看見一間精緻小店,


親切且積極的服務人員,引領我們上二樓,介紹這一片落地的景觀!



其實可以再近一點!



他們看到的是如下的景象……



一泓碧水,芳草淒淒的沙洲。






室內牆上及產品,皆以青花為主題。


葉片互生、時而對生,看不出是哪種植物的變體,


也許是在夢裡,似某種規律形成圓滿的姿態又逸出枝外。



很容易看到玄機,提示過於明顯了,原來是朋友兒子開的店。





 


遊客如織,但……


上了山,便是另一番景觀。
看得出來誰是主人?民主的社會,要尊重多數者(植物)的意見。


向山招手,祂不來,我便結伴走去……


遠眺山巒疊起,縱橫成一壯麗峽谷。



含煙翠。





借道經過弟兄的種苗繁殖場。



特別青翠的顏色,告訴人們她是大島櫻。



雲外有藍天……


綠樹村舍合,詩人說「白雲親舍」的景物,容易撩起思鄉之情。


 






遠山安忍不動,猶有深密。




後院大池--青青碧湖。




門前對面山腳有部落,


看起來是沖積扇的土地,蘊含著不穩定的力量。


 


「寒舍」之內,伯母招待的番豆


第一次吃到這種豆,滋味類似綠豆,不過它的種皮比綠豆細緻,口感非常綿密。


我在心中對伯母說:謝謝您,很好吃~





下山的出口,也是上山的入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總是在別離的路上,崩落濃濃的思念。


邱晨如此唱著:「別問我到底來自什麼地方,如果你會記得我,我只是走過晨霧的朋友……。」


告別山的途中,我們不禁要問自己此行的目的何在?


這很重要,才能切合標題。


但現在夜已深沈,這時間所應該做的本份是讓身體休息,


改日再敘。



H兄告訴我,他到大陸看到那裡的老茶樹,百年來將根系深深紥進土中,突破硬盤層吸收水份和養分,


其枝椏充分伸展,接受到完整的陽光和露水,樹冠自然且平衡……所謂的地力,在眼前展現祂的豐饒。


它的葉子質感非常好,觸感柔靭結實,氣味芬芳,在舌尖、在鼻息之間流轉,這就是好的茶葉。


曾經在當地拿這種茶葉臨時做茶,結果因為設備不足,火候控制未臻完美,自覺是失敗的作品,運回臺灣後經過一段時間沖泡,意外發現它竟不難喝,甚至覺得真是好喝。怎麼會這樣?也許這就是百年老茶樹才有的深厚底蘊。


此行的目的是看地、買地,希望能找到適合種有機茶的土地。


H兄想要種一畦有別於慣行農法的茶園,將茶葉的株距拉大,任其自然生長(長高)成為大樹(小喬木或大喬木)。他說:我想用茶樹本身會喜歡的方式,愉快地生長。意思是,人類的身上不會長出葉子,園區土地的主角不是「我」,而是茶樹。「我」只是幫忙協助的角色而已,


過程中去體會,例如水分在不同季節對茶樹的影響、堆肥的比例,施予的時間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種茶的過程中,體驗大自然的奧妙,在身心靈平衡的狀態下,手心捧著自己喜歡的溫熱茶葉,分享給來自八方萍水相逢的朋友。


記得那本書《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裡的木村阿公--「他在開朗的笑容底下,隱藏著一個飽嚐人間至苦的秘密。憑著一股『相信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傻勁,堅持無農藥、無肥料的放養方式。這段旅程長達30年,他沒日沒夜地在不結果的果園裡奔走;他跟樹說話,也憐惜所有的雜草與昆­蟲;沒有收成,他做別人看不起的工作來養活全家;他也曾經尋死,卻在山中發現自然與生命存在的意義這份愛與狂奔不止的夢想,終讓他喚醒消失在北國的奇蹟蘋果。」

第八年開七朵花,結二顆蘋果,佛堂祭拜後全家享用,翌年滿園花開,嚎啕大哭敬酒謝樹。


我看到的是,木村秋則阿公,始終懷著相信和感恩心親力親為從事農耕,終於感動全宇宙都來幫助他實現願望。


 


H兄的理想很高,許多人忍不住要問:地點會不會太遠?做農很辛苦喔~並非想像中簡單。他要不要先在家附近租一塊地,每天從事耕種試試看這樣的生活能否適應?我覺得契作就好,比較單純!


許多人得知他想在車程距離超過三小時的山裡種植茶園後的反應,常以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與感受去推論,在眼裡表達著憂慮,言語落處猛踩著剎車。


我聽到H兄說他希望的生活是……當回顧過去的生命,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確的事,而感到安心與欣慰。他還說要盡人子本份,接父母同住,共度餘生。


也許是我親耳聽到他述說時的真誠,心靈深處被輕輕地觸動了。


我與大多數人不同之處在於,不僅不曾有過阻擋他的念頭,反而願意支持他親身去經歷,實現別人眼中不太可能的夢土。


生命裡重要的道理,往往是既定思想的大腦推論不出來的。


一生懸命之果,就像木村阿公說的,他也不確定是什麼原理:「也許自然的東西不會腐爛,只有漸漸枯萎吧……」,用全然的心意換回了芬芳。這芬芳即是答案的指引。縱然最終的等待,不見花開結果,過程中至少也能安頓身心,回歸屬於人合著天的本意,了無遺憾。


我們所要擔心的不是未來尚未發生的失敗,而是自己是否能常常保持初衷,慢慢前進,帶著好奇心去實踐心中的願望!有一種在努力過程中就能看到的景象,我們是否會被自己的毅力和傻勁感動落淚呢?如果不能感動自己,又怎能期待看到金色陽光下花開結實的美妙。


21世紀是農業復興的時代,眼睛(觀照)和手(實踐)就是最好的肥料和農藥,現在正是用農業修補地球的年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