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午后,和姑姑在國中校園散步。
母校最近才翻新,這是南投縣最後一間舊舍。銅像和圓型花圃不見了,我照顧的那一排梢楠也已不知去向,記得當時劉文功校長在朝會當著全校師生的面稱讚我照顧的用心。長長的走廊盡頭應該是工藝教室旁的桃花心木林,不知是否依然如蔭?
教室何在?只剩下廾五棵桃花心木還保留著我昔日的記憶。
於是姑侄倆低首撿拾掉落的種莢,但奇怪的是,長著翅膀的種子,和童年的時光,不知都飛到哪裡去了?
所以,就讓我把它們都種回來吧!
這就是藝術創作的價值,甚至可以將昨日重現(Yesterday Once More)。
選擇石頭鑿成的花器,像極了樹林旁的岩石駁崁,那麼土壤和利智水草保濕的功能,就是象徵留存時光的繾捲回憶了吧。
象牙木取代桃花心木,因為樹皮的顏色和筆直的形勢,正好呈現縮小版具體而微的樹林,那麼童年呢?用什麼來表現。彈珠!彈珠散落林間,一顆大的,數顆小的,即是童年捉迷藏遊戲的兒時情景了。每顆彈珠裡鑲嵌一道彩虹,曾經被每個小孩端詳探視良久的神秘夢幻色彩,用來表現過去和現在的連結,最合適。
玉蘭花 | |
林志宇(國立台中一中三年級)/聯合報 | |
2012第9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三獎 這個孩子膽大、有自信,就這麼短短十行就夠了!「玉蘭香伸手接住一滴雨大的我的聲音」打破嗅覺、聽覺的限制,描述出獨特的畫面。──席慕蓉 這實是一首打破身心界線的詩,主體不受限制,才能從聲音衍生出香氣來。──許悔之 聽著雨在聽著我的玉蘭花裡 轉身即不見 伸手接住一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