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85217617197.jpg  1385288797124.jpg      茶葉馬蹄腳.jpg

 

試茶體驗──2013年「冰島」茶餅

茶餅乾嗅淡香獨特,觀葉有白毫。據聞茶青以褐黑色之黑條白芽為最,按傳統工藝製法,即便是春茶在殺青後,若發    酵不足八小時或者堆放厚度不夠,則呈現出不太明顯的黃條白芽的品相。

以瓷器蓋杯山泉水攝氏97度(emsa保溫瓶的溫度逐漸下降)沖泡40秒,茶湯琥珀金黃色。

*念珠為計時器取代碼錶和沙漏。俾使身心合一,成為我自己的茶道。

 

第一泡:

入口不澀,茶香清清淡淡,杯底留有舒緩餘香,香氣柔和而不顯揚。

隱約持續地在兩胛輕輕回甘,似有若無,未雨潤生。

註:若是頂級冰島茶,回甘的速度應該在3-10秒之內出現。


第二泡:

喉部微微苦而甘,澀度極低,幾無。

杯蓋留有風骨型冷香。

 

第三泡:50秒

口腔中段涼氣,甘味持續保存在喉部與舌的上顎空間,緩而悠靜的流動沒有特定的方向。

生津。

一切進行盡皆緩慢,杯底冷卻過程中有冰糖香。

 

第四泡:回到40秒

碗蓋餘香開始減弱,茶葉體原香仍存。

在舌頭前端區域(含舌緣與舌下)持續細水生津。

回甘度仍維持一定水平,無明顯減弱的趨勢。

 1385217536287.jpg   1385213786204.jpg    1385213812530.jpg  1385213799723.jpg

第五泡:

入口時茶味較先前幾泡稍淡了,開始感覺有股較明顯的冷香,而且這冷香從一開始就有了,此時更被查覺出來。冷香可能是在茶湯冷卻過程中,嗅覺與味覺等(五蘊)的交互作用產生的,這特色可說是它貫穿席間的整體意境。

回甘的濃烈度轉淡,但仍持續進行著。

碗蓋餘香轉為不明顯的花香調。感覺整體的香調以不明顯的花果型為主。

 

第六泡:3分鐘

碗蓋餘香很淡了,茶湯至此仍然不澀。濃度雖已降低,回甘度卻幾乎未曾稍減,有一種又喚醒前幾泡的微苦而甘之覺受。飲湯入肚後,呼氣時鼻腔與口腔相連的空間裡,冷涼感的冰糖香在此刻又出現了。

 

第七泡:不計時間

碗蓋無明顯香氣。

入口的氣息,逐漸回到比較像是一般的青餅了。

惟飲下之後,回甘又再度被複習而顯露出來。

 

第八泡:不計時,約十五分鐘

茶湯顏色仍然明顯,像第一泡。

碗蓋的茶香已經非常弱了,冰糖氣息還在。

入口不澀,是如此青餅之中相對不傷胃的。

杯底留存的微微冷香,隨鼻嗅入的方式,品味這氣息的茶,一飲而盡。

  1385257936600.jpg               1385257686052.jpg

第九泡:浸泡至隔天……,約9小時。

茶湯顏色甚至比第一泡來得深,湯色黃亮,沒有衰退的跡象。入口澀度極低。

碗蓋幾乎無香味,茶體本身還留有清涼的冰糖氣息。

茶水較前八泡苦。已經開始有發酵初始的味道了,發酵味退去之後,苦轉為甘味,持續的強度明顯減弱,口腔中留有在舌中段區域「澀而不厲」與回甘味交相表顯,以及口腔後端的微涼氣息。

泡飲結束後,觀其茶渣,一心二葉,葉底柔軟。

很耐泡。

*此時體會著導演李安在評審金馬獎影片時所言,建議委員們以自己喜歡為依據,而非用「應該」當標準。從這過程,明白內心喜好的形成軌跡,那麼隨時可以回到原初品嚐每一杯茶的真滋味。

 

※整體意象,猶似閱讀品味一部情節並無明顯迭宕起伏的《湖濱散記》,走的是內心戲不事張揚,其情景為:正在剛要融化的雪水緩慢地流淌,留有清澄澹泊之餘韻。

 

1385219961895.jpg    雙江晨霧.jpg  

*冰島茶原產地,雙江縣的晨霧風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tonio 的頭像
    Antonio

    無憂樹心智筆記 ๘ஜ≈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